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愛發脾氣的孩子,才不是被慣壞了!孩子發脾氣時,媽媽好好抱抱他

養娃最讓人上火的是什麼?熊孩子發脾氣!
明明剛才還好好的,突然就翻臉不認人;
上一秒還晴空萬里,下一秒就狂風暴雨。

撒潑打滾不講道理,心頭那個火頓時蹭蹭往上竄!
為啥孩子總是莫名其妙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了,到底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發脾氣最根本的原因,
是當他各方面能力都在飛速發展的時候,
思考能力明顯比其他能力發展得更快。

Boy, Kid, Angry, Young, Child, Little

孩子為什麼總是發脾氣?
前兩天,閨蜜向我吐槽孩子為什麼這麼難帶。
她的女兒臻臻四歲半,
用閨蜜的話說是“一頭脾氣很臭的小倔驢”。
頭天晚上,孩子姥姥辛辛苦苦做了一桌餃子,
大家正準備開吃,臻臻卻非嚷著要吃米飯和菜。

閨蜜一時氣急地說:
那你怎麼不早說你要吃米飯和菜?
現在姥姥辛辛苦苦做出飯來了你又不吃!
怎麼這麼不懂事!
餃子比米飯和菜更有營養,趕緊給我吃!
臻臻哇地一聲就開哭,說什麼也不肯吃飯。

孩子姥姥心疼孩子,想要下廚重做,閨蜜堅決不讓,
說不能慣著孩子,愛吃不吃,不吃就一邊餓著去。
就這樣,孩子哭鬧了一晚上,又是跺腳又是摔玩具;
閨蜜一邊看著孩子哭鬧而上火,
一邊又和老人因“到底重不重新做飯”而爭吵,
當晚嘴上就氣出了個大泡。

閨蜜說,像這樣的情形實在太多:
冰淇淋掉地上了,哭鬧發脾氣;
玩遊戲輸了,哭鬧發脾氣;
不想洗澡,哭鬧發脾氣;
不想上幼稚園,哭鬧發脾氣……

閨蜜沮喪地說:
為什麼我家這個這麼愛發脾氣啊,
是不是真的是老人已經把她慣壞了……
閨蜜的情況,估計很多媽媽也遇到過。

小孩子就像一隻小刺蝟,
高興地時候會露出自己的肚皮,
可到發脾氣的時候,
就豎起了全身的刺,摸不得打不得。

往往這個時候,大人就會感覺很頭疼,很挫敗,
對孩子這個“物種”深感“累覺不愛”。
殊不知,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
才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請傾聽孩子的心理需求
心理學上講,孩子發脾氣,因為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心理學家李子勳說,孩子的需求有三方面:
陪伴、探索、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而他們所有的要求其實都圍繞著這三個方面展開。

當他們沒有被看見,不被理解,
或者對自己的重要性不確定時,
就會通過不合理行為或者要求,來挑戰甚至惹惱父母。

然而我們常常只關注孩子的行為,
因為孩子的不聽話而大動干戈,
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而越被家長忽視,孩子的需求就越得不到滿足,
孩子就會越發脾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有一次,孩子從早晨起床就開始發脾氣。
先是磨磨蹭蹭不起床,後來讓她穿哪一件衣服,
她就開始挑哪一件衣服的毛病,怎麼也不肯穿。
早晨的時間和打仗似的,
孩子一不配合我就著急,忍不住吼了她。
孩子在委屈和抽泣中吃完早餐,出了家門。
帶著孩子走了幾步我突然意識到,
吼孩子實在太不理智,於是又跟她道歉。

此時,孩子委屈地張著兩隻小手抱著我說:
我只是不想離開媽媽……
那一刻,我心疼不已。
如果我能早點傾聽她的心聲,給予孩子需要的安慰,
也許早晨那一頓雞飛狗跳,就可以避免。

美國親子教育專家帕蒂·惠芙樂說:
孩子發脾氣、不講道理時,表明他需要被傾聽。
只要有位成年人來到他的身邊關懷地傾聽他訴說煩惱,
他就會從受傷害的感覺中解脫出來。
小小的傾聽,卻能給孩子大大的愛,
幫助他化解所有的憤怒和不安。

People, Woman, Mother, Child, Kid, Baby

此時的愛該怎麼給?
面對孩子發脾氣,大部分家長的本能舉動,
都是以發脾氣鎮壓孩子收場,
事後又萬分後悔,不該對孩子發脾氣。
還有一種家長,孩子一鬧,他們就哄。
當哄也哄不好的時候,就也變成了吼。

我的一個朋友說:
每當孩子發脾氣時,我都手足無措。
我也知道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才是最需要愛的時候。
但誰能教教我:這個時候的愛該怎麼給?
孩子可愛的時候,我們知道怎麼去愛孩子,
為什麼孩子發脾氣,我們就不會愛了呢?
因為我們從心底裡,並沒有真正地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認為孩子有負面情緒就是不好的、是對自己的故意挑戰。

其實,情緒雖然有正面負面之分,但並沒有好壞之分。
無論正面還是負面情緒,都是孩子必須要經歷的,也是十分正常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的情緒發洩是一種自然的康復過程,
當孩子把那些不愉快的情緒劇烈地宣洩出去之後,
他的心中會萌發出希望和熱情。

家長此時要做的,就是理解、接納和認同孩子的情緒。
有一次,孩子哭鬧著不肯上幼稚園。
我蹲下來溫柔地對她說:
我理解你的心情,媽媽小的時候呀
也和你一樣,不想上幼稚園。

我相信很多小朋友也和你一樣,不想去幼稚園。
孩子暫停了哭聲,有點驚訝地問我:
真的嗎?媽媽你小時候也不想上幼稚園麼?
在得知了大人小的時候也有這種情緒時,她很快就平靜下來了。

之所以要認同孩子的情緒,就是要讓孩子知道:
你的這種情緒是非常正常的,
你不必感到羞愧和不安。

當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時正常的,
就不會覺得羞愧和內疚,
很容易接受自己的情緒,從而平靜下來。

Hug, Sadness, Comfort, Grief, Sad

孩子需要愛,但不是溺愛
我們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
但是不代表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所有行為。
孩子發脾氣時,常常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舉動,
如果容忍這些行為,孩子會認為這樣表達情緒、宣洩情緒是對的,
未來還會用這種方式要脅父母。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盧梭就曾說過:
害孩子很簡單,那就是事事都滿足他,
但是,這個滿足並不等於愛。
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情緒沒有好壞之分,
不過表達情緒的行為卻又好壞之分。

我們有三個原則: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損壞財物。
當孩子發脾氣時,
往往也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家長不答應,孩子就哭鬧地更凶。

有一種小辦法,可以既起到拒絕孩子的作用,
又不讓孩子受到傷害,
那就是——用“可以”代替“不”。

心理學家布魯斯·格萊朗博士表示,
頻繁對孩子說“不”是最不恰當的拒絕方式,
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門外,會委屈甚至憤怒。

有一次,孩子哭鬧著要在飯前吃零食,
當我說不可以的時候,她哭鬧地更凶了。
後來我巧妙地改變了說法,
對她說:可以啊,你吃好飯就可以吃零食了。

孩子一聽到“可以”,情緒頓時平緩了很多,
就會很願意先吃飯。
當你用愛去聆聽孩子的心聲;
用愛去接納孩子的情緒;
用愛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時;
你會發現,那個從前愛發脾氣的小怪獸,
正在蛻變成乖巧可愛的小天使。
好好抱抱那個愛發脾氣的孩子吧,
他們雖然有刺,但也需要愛的呵護!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