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年輕時拼盡力氣將孩子送往繁華大都市的父母,到年老時,沒有幾個不後悔的

父母們總要出來勸說:不生孩子,現在是玩得瀟灑,
等以後你老了動不了了,身邊也沒個子女照顧,到時候可怎麼辦啊?

對很多父母來說,養兒就是為了防老,就像他們常對孩子說的:
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以後我老了你可要好好孝順我啊!但是實際呢!

01
親子關係應該是世界上最難割捨的感情,
“打斷骨頭連著筋”是對這種情感最生動的寫照。

在國內,父母儼然已經成為一個最累的“職業”。
為孩子規劃未來、監督他成長、耗費鉅資和心血
為他打造一個“輝煌”的未來,父母總是想讓孩子成為他想像中優秀的樣子。

高地位、高職位、高薪資、大城市,這大概是多數父母眼中孩子成功的標誌。
但年輕時拼盡力氣將孩子送往繁華大都市的父母,到年老時,沒有幾個不後悔的。

02
得到母親腦梗的消息時,魏小然還正在上班的路上。

魏小然從小就是鄰居眼中“別人家”的孩子,長相乖巧、品學兼優,
並且從不忤逆自己的父母,對於父母的話總是言聽計從。

魏小然的父母都是當地某中學的老師,學識淵博,
也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能讓孩子學的更好。

他們的願景就是讓唯一的女兒,將來考上一所好大學,
找份體面或者有社會地位的工作,然後在全國排的上號的城市安家生活。
魏小然也確實按照父母為她設計好的人生一步一步地走著,
上大學,然後挑了一所不錯的城市工作生活。

都說,人的格局有多大,那她的未來就有多大。
到了大城市,魏小然才發現,以前自己的眼界有多狹小,
她的優越感在這裡什麼都不是,比她優秀的人如過江之鯽。

工作不如意,現實落差太大,她不敢如實跟父母坦白,只能自己獨自頂著壓力活著。
時間久了,她開始變得暴躁不耐煩。

一次休假回家,一向對父母恭順的她,突然對父母大聲哭嚷。
父母傷心之余也意識到女兒的狀態不對,在他們的陪同下,魏小然去看了心理醫生。

她被診斷為輕微抑鬱症,但如果不干預治療,病情會越來越嚴重。

03
魏小然的父母慶倖女兒的病情發現的早,
他們認為這是大城市綜合征的一種,
這也是自己女兒通往成功路上的小絆腳石,治好了就萬事大吉。

苦難是人通往更高目標的階梯。
魏小然的心理疾病發現的早,治療效果也不錯,
她重新變成了父母眼中乖乖女的樣子。

大城市生活不易,房價、物價雙高,為了讓女兒過的好一些,
父母將這些年的積蓄拿出來,給女兒在工作的城市首付了一套房子。

魏小然的工作和生活開始步入正軌。

但生活的苦難從不會因為你的安平樂道而放過你。
隨著魏小然結婚生子,她的父母也垂垂老矣。

她想接父母來她的城市生活,
一來他們可以給她帶帶孩子,二來她也方便照顧父母。
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絕,

一來他們覺得魏小然的房子太小,
兩室一廳的房子太小,五口人生活其中會很壓抑,

二來他們不願意告別熟悉的人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
去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中生活。

母親的腦梗打亂了兩家人原本平靜的生活。
魏小然的母親早起去菜市場買豆腐的時候,
腦袋突然覺得迷糊,一頭栽倒在地。

周圍的人幫忙扶起後,她發現手中的豆腐摔碎了,
再加上自己覺得頭暈好了很多,只是半邊身子有些發麻,
遂決定再返回菜市場重新買塊豆腐。

第二次買豆腐的路上,她又摔了,這次已經半邊身子沒了知覺,
送到醫院時,醫生下達了診斷書,確診為腦梗。

年過六旬的丈夫,從來沒有遭遇這陣仗,頓時手忙腳亂,
待把老伴安排住院後,立馬給魏小然打電話。

魏小然對父親說,我離的太遠,手頭也有不少事情要交代,
可能一時半會趕不回去,你就聽醫生的,醫生說怎麼治就怎麼治。

父親語帶哭腔地說,閨女,我一個人看不過來,
要忙前忙後找醫生辦手續,還要看著你媽媽。你

媽媽現在腦袋糊塗了,一不留神就會掉下床,如果再摔一下子那就完了。
魏小然很理性地給父親分析說,我現在回去也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如果缺人那就請個看護吧,錢我來出。

看病有醫生,照顧有看護,您就陪著點我媽就行,
我手頭的事情收拾完就回去。
您也不希望我回去一趟再回來丟了工作吧!

女兒近乎冷酷的冷靜和理性,讓父親心裡很不是滋味,
老伴大病入院卻沒人陪伴,也讓他意識到

當初自己那麼拼命把女人送到大城市或許根本就是錯的。

03
母養兒小,兒養母老,這是社會良序,也是人之常情。

有什麼是比親情更珍貴的呢?
父母垂危,作為兒女理所應該悉心照顧。工作丟了可以再找,
可親人一旦離世,那將是一輩子的遺憾。

別讓自己的自私毀了可貴的親情,
也別讓功利和狹隘遮住了你的雙眼,
在真情面前,沒有什麼不可以捨棄!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