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媽媽,為什麼我們家沒有法拉利?”媽媽的答案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其實放觀現在的社會,很多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極度的重視,
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的問題,
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成長,對有些事情有了自己的認知之後,
內心也會有不斷的疑問,

更有甚者,我們經常會見到孩子一直跟著父母的屁股後面問東問西,
到了很多孩子剛上學的年齡,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比如孩子內心出現的一系列變化,孩子的虛榮心、攀比心等。

這也是每個孩子必經的一個過程,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如何該讓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和正確的態度才是至關重要的,
因為這不僅會影響孩子一生,也會影響孩子的很多選擇。

當孩子問起你“媽媽,為什麼世界這麼不公平”的時候,你會怎麼回答?
是跟他說“知足是福”?還是勸孩子別多想?

別看這個小小的問題,你的回答可能直接影響著孩子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養成。
今天,快哉君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育兒專家在聽到這個問題時,是如何回答孩子的。

01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在家長圈傳遍了。
有網友爆料, 杭州一個家長因為開跑車接送孩子,被老師和其他家長圍攻。

網傳這個家長是一家房地產的高管,
年收入百萬,是個跑車控,
可學校老師認為這種行為是炫富,會引發孩子的攀比心。

於是,老師就和這個開跑車的家長協商,
讓他換一輛普通車接送,家長拒絕了老師的提議,
結果直接被踢出了家長群。

這類問題,其實是很多父母的煩惱,
前段時間,就有個朋友跟我吐槽,
孩子去同學家串一次門,發現房子好氣派,車子好拉風,
回家就問我,為什麼我們沒有這些東西,朋友一時語塞。

我真的聽過很多父母離譜的答案。
有人勸孩子別胡思亂想,知足是福。
有人直接罵孩子看不起父母。

於是,我仔細想了一下,
如果孩子問我這個問題,我可能會這樣跟他解釋。

02

“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你要學著去習慣它”。

這句話是比爾蓋茨說的,我特別喜歡,沮喪中又帶著活力。
這個世界的不公平,是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無能為力。
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的舞臺上說過一段紮心的話:

“當我們每天為了考個好大學埋頭苦讀的時候,
有些人他們讀完高中就輕鬆被父母花錢送到了國外。
當我們為了留在一個單位實力的時候努力表現不辭勞苦的時候,
有些人領導一個電話就敲定工作了根本不用擔心前程。
當我們加班加點的工作晚上還要一個人回到出租屋裡,
有些人房子有好幾套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享受就行。
可是,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
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與其抱怨不公平,你更要在看清這個世界後,努力去改變。

《風雨哈佛路》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女主出生在紐約的貧民窟,父母吸毒,
她的童年在毒品、艾滋、饑餓中渡過,
在學校,她的衣服破破爛爛,頭髮亂七八糟,是經常被同學嘲弄的對象。

15歲時,家庭破裂,她居無定所,以撿垃圾、偷東西為生,
晚上住在地鐵裡,直到看到母親因為愛滋而死,
她痛下決心要改變命運,她重返高中,刻苦學習,
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高中四年的學業,
之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哈佛,
並獲得了《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
被美國總統克林頓接見。

這些年,生活裡也有很多類似的案例,
有人在60平米的出租房裡培養了清華學霸,
有人在建築工地,考上了北大。

不公平從來都不是不努力的理由,
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改變我們可以改變的,
正是因為不公平才要努力改變現狀。

俞敏洪曾經說過:你不努力,永遠不會有人對你公平,
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資源,有了話語權以後,
你才可能為自己爭取公平的機會。
而我們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太過看輕自己。

03

“沒有一種成功來得容易”

很多人看見別人的富貴,總會產生一種錯覺,
好像真的有人天上掉餡餅這樣的好事。

在同學聚會上聽到一個故事,
一個校友大學畢業之後就自己創業,
現如今收入不菲,有兩個孩子,是圈子裡的人生贏家。

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她每天只能睡6個小時,早上五點起床工作,
基本沒有什麼社交活動,娛樂更是完全沒有。
週末時間有固定的任務就是在家陪孩子。

王健林曾經訂過一個小目標,先賺一個億,
被無數人調侃,有錢就是任性。
可當你翻開他的作息表,就會忍不住感歎,有錢人真的好累。

從早上4點就開始,一天橫跨兩個國家,奔波於三個城市,
即使在飛機上的時間,也是要開會商討工作有關的事宜的。
讓你不得不感歎,世上沒有一種成功來得容易。

小米創始人雷軍,永遠戰鬥在第一線,搞研發、生產、行銷,
平均每天開11個會議,每天吃午飯的時間只有3分鐘。

李嘉誠現在已經90歲了,他在去年汕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跟記者說,
即使自己退休了,還是會去辦公室工作,會擔任公司高級顧問的位置。

他還透漏自己從創業到至今保持著兩個習慣,
首先是每天睡覺前看書,跟公司業務有關的,
或是非專業書他都看,為的是跟上這個時代;

另外就是每天要看20分鐘的英文電影,
看的時候還要跟著念出來,怕自己英語水準退步。

說真的,千萬不要盲目嫉妒別人的富有,
因為你看不見他們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到底有多努力。
而一個人最大的窮,就是總以為人生有捷徑可走。

04

“人生是長馬拉松,百米速度並不重要”。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
在費城的一個小酒吧裡,兩個人聊天,
其中一個人談起某位百萬富翁,說:“他是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
對面的人笑著附和,“是啊,他繼承了兩千萬,然後把這筆錢變成了一百萬。”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說的其實是一個簡單的道理。
再好的條件,也不能保證一生的優秀,
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什麼所謂的穩定和安逸。
這些年經常有人鼓吹財務自由,
其實一個人最大的自由,就是努力奮鬥。

還記得在課本中學到的《傷仲永》的故事嗎?
一個孩子5歲沒有認過字,但突然有一天就能寫詩了,
從此父親變帶著這個孩子四處去展示才能,並以此獲利。
但漸漸長大後,再去看仲永時,他已經越來越趨向于一個平凡人。

喬布斯二十多歲輟學創業,到52歲時,
蘋果公司才推出了最著名也最吸金的明星產品iPhone,
這期間,他幾度經歷了失敗,被迫離開自己創立的公司。
最近市值突破萬億的亞馬遜,
榮登福布斯榜首的貝佐斯也是在四十五歲以後才開始走上巔峰。

厚積薄發這四個字,被一次次印證。

心理學研究早有發現,你期望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要始終對自己有信心,事情就會順利。

其實這不是什麼唯心主義,人這輩子,
能不能成事,就是取決於你有多堅定。
當你想做的時候,就能排除萬難。
那些所謂無法實現的改變,其實就是你沒有那麼想要。

一個人的起點,從來不能決定他的終點。
曾經聽過一句話,特別喜歡,不要用你的現在預測你的未來。
就像李笑來說的,活在未來的人一定比活在當下的人有更多的財富。

不要把當下遇到的困難無限放大,
而要想到如果克服了這個困難,
把心態轉化為行動,
不斷堅持,就能走向更大的舞臺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