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一年半長高13.3cm!不打針不吃藥方法簡單到每一位媽媽日常就可以做

爸媽都希望孩子長得個子高挑,身材姣好,
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爸媽更重視孩子身高。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個實例,
有一個寶媽,用一套方法,讓自己的孩子,
一年半時間身高從149cm長到162.3cm,
足足長高13.3cm!而她的增高方法,
不吃藥不打針,簡單到每一個媽媽日常都可以做!

科學管理孩子的身高,
其實在許多父母的計畫之內,
但真正能堅持下來的並不多,
馨馨的身高能增長13.3cm,
離不開媽媽的悉心照顧。
那麼一路走來,馨媽是如何管理孩子身高的呢?
一、初始:源於一次骨齡評價
2017年8月之前,
馨媽一直認為女兒的身高還可以,
也沒關注過身高管理的相關知識。
直到醫生給馨馨拍了左手x光片
做完骨齡評測後,
她才意識到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按10.6歲的年齡來說,
馨馨的身高處於77.4 th,確實還算不錯。
然而,按11歲的骨齡來說,
身高僅處於59.6th,也就顯得一般般了。
如果不引起足夠重視的話,
成年身高很可能達不到父母的預期。
於是,馨媽結合醫生的建議,
開始從營養、運動、睡眠方面進行綜合管理,
並堅持每月測量日的早晨給孩子量身高。
看著女兒身高百分位的逐漸提升(從最初的77.4 th到現在92.3th),
以及BMI百分位曲線的緩緩下降,
馨媽對身高管理越來越有信心,
孩子也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營養:食物多樣,睡前3小時不進食
和大多數父母一樣,
馨媽非常重視孩子的飲食健康,
一日三餐基本都是自己精心烹飪,
從色、香、味入手,充分調動孩子的食欲。

關於孩子的飲食,
馨媽自己總結了3個要點,
但由於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家長可選擇性借鑒。
1、喜高所宣導的長高必需營養
(每日50g肉、一個雞蛋、500ml奶)一樣也沒落下,
為了控制孩子的體重還特別選擇了低脂牛奶。
2、肉食以海鮮為主,牛羊肉次之,
豬肉和雞肉相對較少。
青春期兒童生長發育迅速,
對蛋白質、鐵、鈣的需求量較大,
而這類食物恰恰能滿足孩子長個子的營養需求。
Ps:對於骨齡偏大的孩子來說,
父母要儘量減少海產品的攝入量,
可選擇生長期較長的牛羊肉。
3、放學後先吃飯後寫作業,
晚飯儘量早吃,
睡前3小時不再吃任何東西,
保持輕度饑餓狀態,
有利於腦垂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

三、睡眠:九點半入睡,保證9小時
在進行身高管理之前,馨馨的睡眠並不太規律,
尤其是週末和寒暑假,晚上不困早晨起不來。
馨媽在瞭解了生長激素分泌的奧秘後,
果斷調整了馨馨的作息時間,
九點上床看書半小時準時睡覺。
目前孩子正處於小升初的關鍵時期,
但馨媽並沒有犧牲她的休息時間,依然堅守著。

在提高睡眠品質方面,
馨媽結合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做個分享。

第一、讓孩子認識到睡眠對長高的重要作用;
第二、建立固定的睡眠程式,
如洗漱、看書、睡眠三部曲;
第三、晚飯不要讓孩子吃的太少或太多,
睡前少喝水,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四、運動:多種方式隨心選
第一次看身高門診時,醫生就告訴馨媽,
身高管理除營養、睡眠等因素外,
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般來說,伸展運動、跳躍運動
都可以幫助孩子長高,
可以先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再堅持練習即可。
回家後,馨媽結合醫生的建議,
列舉了游泳、跑步、騎自行車
跳繩、踢毽子等多種運動項目,
讓孩子自主選擇喜歡的活動方式,
大人不做干涉。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後,
馨馨形成了跳繩、慢跑、游泳相結合的運動方式,
不管父母是否督促、陪伴,每天晚上都會堅持練習。

關於運動,馨媽想和大家分享的是:
如果孩子本身是喜歡運動的,
做父母的做好引導、保護和陪伴就ok了;
如果孩子對運動沒有興趣,
父母的任務是找到一項能夠使他(她)
感覺到快樂和滿足的運動,並幫助他們堅持下去。

五、小編結語:堅持是身高管理的良藥
看完馨媽的身高管理方法,
各位父母是不是深有啟發呢?
說實話,小編在喜高後臺看見馨馨的
“17次即時監測、3次骨齡評價”
資料時,完全被驚到了!
都說堅持就是勝利,小編覺得,
馨馨的長高就得益于媽媽的“堅持”,
每天精心安排飲食和運動、
每月在喜高平臺做身高評價、
每隔半年評測一次骨齡,
從未間斷,也從未懈怠。
而事實上,每個孩子
都擁有突破遺傳身高的可塑性,
重要的是父母們要在
兒童生長期定期監測身高和骨齡,
及時發現生長偏離,
並採取科學的方法促進兒童身高的線性生長。
培養出一個“大長腿”寶貝的道路漫長且不易,
但努力堅持走下去,總會看到別樣的風景!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育兒說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