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孩子7歲前爸媽一定要做的5件事,最後一件尤其重要!

各位讀者安安阿~~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Ant!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孩子7歲前爸媽一定要做的5件事,最後一件尤其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吧!

讓我帶一個孩子到七歲,以後隨你怎樣帶,隨他怎樣長,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已是註定。
——《人生七年》
最近,印度電影《起跑線》熱播,講述了一對中產父母為了讓女兒進入名校幼兒園而發生的各種鬥智鬥勇、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中有一句話引發熱議:

這個說法有些危言聳聽,卻讓我想起了另一部紀錄片《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用49年記錄了14個英國孩子從7歲到56歲的人生,最後總結出一句話:
讓我帶一個孩子到七歲,
以後隨你怎樣帶,隨他怎樣長,
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已是註定。
的確,7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培養良好習慣、塑造性格的黃金期,這期間孩子所接受的撫養和教育,將影響他一生的幸福和成就。

弗洛伊德曾說,孩子6歲之後沒有新鮮事,我們也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
於是多少父母忐忑著,生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好,給孩子帶去不好的影響。
其實不至於。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提供一個「差不多好」的成長環境就夠了。這個差不多好,是怎麼個好法?
如果可以,在孩子7歲以前,請為他做到這5件事。

愛不能缺席,更不能遲到
這個愛,要通過你的陪伴,你的在場,你的擁抱,或者你直接言語上的「我愛你」去表達。
沒有做的,或者沒有說出來的,但凡悶在心裡的都不作數。
前不久,一位畢業不久的研究生,因網貸走上絕路,最終在一家小旅館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在日記中說,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渴望親情,渴望成功,卻沒有父母的指引,他似乎對活著這件事早已無望了。

可他不知道,在他眼中 「嚴重缺席」的父母,卻一直在默默關心他,甚至爺爺奶奶仍然還在工作,只為給他攢錢買房結婚。
然而,他們的孩子,再也不會知道了。

沒有表達過的愛等同於不存在。
孩子7歲以前,是接收愛、感受愛、學習表達愛的最佳視窗期。
這期間,一定要用語言告訴他:
孩子,我真的很愛你;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乖,學習好,
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
帶著愛和欣賞去撫摸他,觸碰他,孩子能夠感受到,這將是他未來珍視自己的身體和生命的基礎。

圖片來源:《婚紗》

允許孩子經歷自然而然的挫敗
我相信絕大多數父母是不吝於愛孩子的。有時候,甚至會愛過了頭。
前些天,朋友向我抱怨,她女兒5歲了,仍然牴觸上幼兒園,焦躁,無法獨處。
為什麼?孩子有個100分媽媽,傾盡全力避免女兒遭受任何痛苦和壓力,孩子完全沒有學會獨處和自我安撫的能力。

然而孩子總會「摔倒」的,如果此前不曾練習過,反倒可能會摔得更慘。
一個從小備受父母呵護的女孩,戀愛後,也要求男友對她千依百順。倆人僅因為小口角,女孩竟然在車行進時直接跳車。很不幸,她被後面的車輛撞到,當場身亡。
這個慘劇是怎麼發生的?女孩的父母忘了教會她,這個世界不是圍繞我們轉的。

為人父母,不必隨時陪伴,亦不必刻意製造挫敗。
單是出了月子以後,母親逐漸找回自我的過程,就足以帶給孩子大量的挫折體驗。
媽媽哄睡孩子後去做家務,孩子哭了媽媽才回來;後來媽媽去上班,再後來是斷奶、分床睡、入園分離、無理要求被拒絕……這些小挫敗都是孩子能夠容忍的。
通過去體驗,去修復,孩子逐漸會明白,自己並非那麼脆弱與不堪一擊。

圖片來源:《婚紗》

「忍受」孩子的叛逆
《奇葩大會》上,作家蔣方舟說: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所謂「任性」,其實是指遵從個人意志行事的態度。

孩子1歲半左右,逐漸有了自主意識,隨著成長,他開始踐行「任性」二字,但往往被大人稱為「叛逆」。
「叛逆」這個詞對孩子而言其實不公平。
孩子渴望探索外界,期待自己做決定,可是父母卻常常對他說「不」。
所以,孩子的很多行為或者情緒問題,是為了排解生理或心理上的壓力而產生的自然反應。

圖片來源:《小淘氣尼古拉》
應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唯一的,也許最好的辦法,就是「忍」。
這個忍不是「縱容和默許」。當孩子觸碰到你的底線,讓你不舒服,或者某個需求你無法接受,你當然需要堅定地說「不」。
這個忍受指的是,衝突發生時,你最好能夠忍住不去打孩子,罵孩子,忍住不要情緒激動地和孩子講道理。
你可以不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但請給孩子發脾氣的權利,和表達自己的機會。

圖片來源:《請回答1988》
很多父母對乖孩子情有獨鍾。殊不知,後來走進心理醫院求助的,多半是早年非常乖巧的孩子。
因服從父母意志的緣故,乖孩子們不得不一點點放棄真實自我,發展成父母期待的樣子。
然而,在那個虛假自我背後全都是空洞。他長大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被掏空的、枯竭的過程。
這類孩子最易遭遇抑鬱和焦慮的困擾。
所以,你該明白,一個敢在你面前發脾氣的孩子是多麼可貴,多麼有活力!

圖片來源:《家有兒女》

為孩子的情緒命名
有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個孩子網上買了個玩具,可快遞一直沒到。於是他一再抱著媽媽的腿鬧。
媽媽後來問:快遞叔叔沒來,你失望了對嗎?
孩子當即哭了。他還跑到爸爸、爺爺、奶奶面前挨個兒說:快遞叔叔沒來,我失望了!
這位媽媽使用的方法,就是為孩子的情緒命名。
孩子一開始並不能清晰表達出「失望」,只是心中充滿了莫名的焦慮、無奈,所以才鬧個不停。
若媽媽嫌他煩,喝止他安靜,那麼這個情緒就會被壓抑下去。以後再遇到類似情形,孩子同樣會陷入無法自控的焦躁中。

但是這個媽媽接納了孩子的情緒,並給它命了名,一切就不一樣了。
孩子是喜極而泣的,他的眼淚中滿是被媽媽理解的喜悅。
他反覆去對其他家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是在練習情緒識別的能力。正是在這樣言語化的過程中,孩子體驗到掌控感和成就感。
高情商的孩子就是這樣養成的。
當孩子有情緒,哭鬧,不要說「沒事,別哭,有什麼好哭的」,或者乾脆粗暴制止。
而是幫他說出當下的感受:你是不是因為xxx有些傷心/生氣/難過?爸爸媽媽陪著你。

你可曾見過那些被情緒填滿,無法言語表達,只會通過抱頭蹲坐、大喊大叫、打砸東西等方式,讓別人明白他內心感受的人?或者遇到問題時只知道一哭二鬧三上吊的人?
這些其實都是早年情緒不被父母看不見的結果,只能通過近乎悲壯的方式,企圖讓別人看見自己的存在。

保有定力
如今,我們活在一個勵志時代。
幾乎所有人都堅信,失敗是不被接納的,跟成功無關的事情最好靠邊站。
哪怕哭著喊著,生拉硬拽,也要把孩子往那條名叫成功的獨木橋上擠。
好像如果不成功,不優秀,此生就一定會完蛋一樣。

圖片來源:《請回答1988》
想起看過的一本書《此生未完成》,是海歸博士于娟在自己癌症晚期寫下的。
在生病之前,她讀研、讀博、出國留學、名校任教,人生眼看著就要一路開掛走高,卻突然戛然而止。
那時,她的兒子才剛1歲多,剛會叫媽媽。
她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哪怕就讓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動,每日汙衣垢面趴在國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罵萬人踐踏,只要能看著我爸媽牽著土豆的手去幼兒園上學,我也是願意的。
一字一句,讀來讓人肝腸寸斷。
離開人世前,這位母親發現,所有的功名利祿,都不及跟家人溫暖蝸居來得美好。一切都會過去,唯有快樂相伴的每一個當下,最實在。

圖片來源:《請回答1988》
也許,父母有必要帶著一種「時日無多」的心態去生活,去看待養孩子這件事。
我知道,要做到前述4點,也許還算簡單。最後這一點,特別難,但也特別特別重要。
很多時候,父母不是做得太少了,而是太多。
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把這個家變得儘可能溫暖,讓它成為孩子真正的庇護所和港灣。
然後一日日地目送孩子遠去的背影,
剋制住自己指點孩子人生的衝動,
並假裝淡然和灑脫地叮囑一句:
任何時候,只要需要,記得回家來。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Ant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孩子7歲前爸媽一定要做的5件事,最後一件尤其重要!」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