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別人家的孩子也愛發脾氣,那麼面對自己的孩子,這些事家長一定要知道!」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低齡孩子的家長除了面對孩子吃喝拉撒的基本養育問題外,最常聽到的吐槽就是:
“脾氣不好怎麼辦?“
”情緒自我控制太差怎麼辦?“
“喜歡哭怎麼辦?”
……
下面的案例代表了低齡孩子在情緒表達的普遍性,同時也是常常讓家長苦惱焦慮的方面:
孩子快23個月了,他發脾氣的次數真的太多了,比如:自己的吊車玩具釣不上另一個玩具就算是那個吊車本身沒有勾,他還是會生氣。生氣的時候常常大喊大叫,無理取鬧,就是要吊起來,一邊說又一邊發脾氣哭鬧……他經常擺弄他的玩具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還經常因為做不成功發脾氣,天天聽他哭鬧,我真的很崩潰。
相信很多媽媽都感同身受,特別是當孩子哭鬧不止的時候,那種煩躁的心情一下油然而生,恨不得把孩子塞回肚子裡去。那面對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哭鬧,該怎麼做呢?
首先理解孩子大腦的發育 孩子的大腦發育規律顯示,現階段,他們是沒有完善的情緒控制機能的,並且孩子的情緒發展還先於語言的發展。這說明,當孩子有負面情緒又無法準確用語言表達的時候,他的情緒就會隨本能直接的表露出來。他是在傳達:“我想做這件事,但是做不到!我不高興,可是我不會說,哭鬧是我唯一而直接的方式!我在表達我的不高興情緒” 就是說孩子只是在用情緒表達自己,並不是故意跟大人過意不去。
其次,理解情緒不代表認同行為 當知道了孩子的大腦發育規律和情緒表達的意圖後,我們要把情緒和行為分開來看,簡單一句話就是:任何情緒都是可以的,但是行為不一定。就是說,孩子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生氣、甚至可以悲傷,但是在這些情緒下做出的行為,需要去區別看待。 但往往很多家長不理解,以為打壓了情緒就可以控制行為,結果造成哭鬧是止住了,但不良行為並沒有得到多少改善,反而會因為情緒被抑制後,不斷的從其他行為中表現出來。
比如常看到疫苗接種的孩子大哭大鬧,家長們不理解孩子哭鬧的心情,只會打壓或者強迫孩子必須接受打針的事實,這就造成孩子對打針這件事越來越害怕,為了逃避打針,他們會採取各種情緒或者行為上的應對措施。
如果換個角度去和孩子一起面對打針這件事,理解他害怕的心情,孩子才可能更有力量去面對它,而不是每次都選擇哭鬧或者逃避。
最後認同情緒,言傳身教
認同情緒的步驟是:
一、理解陪伴: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允許他的發洩並及時陪伴;
二、同理共情:比如案例中孩子因為裝不上生氣哭鬧,媽媽完全可以等孩子哭完,共情孩子:“媽媽看到你很生氣,是不是因為吊車沒吊起來呢,你希望能把它們裝好對嗎?。”
簡單一句話是站在孩子為什麼哭的角度去理解他,去幫助抒發他情緒的起因。這麼做會讓孩子感覺到:媽媽理解我,媽媽知道我為什麼哭,我可以敞開懷告訴媽媽我在想什麼。以後,我們說什麼孩子才會願意聽。
多嘗試幾次,慢慢你就會發現,當孩子情緒被理解的時候,行為問題就會有所改善。
學齡前孩子的學習方式主要在模仿,如果大人面對問題總是用生氣、焦慮來對待孩子,那麼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複制我們的行為。而當我們不隨孩子的情緒而隨意生氣,就可以給孩子做到言傳身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