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任性、自私、抑鬱,都是因為孩子6歲之前,爸媽沒有學會這件事!

大家好,我是 葡萄 今天來跟你說說 任性、自私、抑鬱,都是因為孩子6歲之前,爸媽沒有學會這件事!吧!讓我們來看看!

孩子長大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其實都是在6歲之前埋下的,所以孩子越小開始管越好管教。
那麼6歲之前的孩子到底該如何管教呢?
心理學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分享了自己觀點,她覺得6歲之前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克制任性、防止壓抑;學會克制、學會忍耐;防止自私、經歷挫折。”這幾方面的訓練。

具體她建議爸爸媽媽不妨可以這樣做:

1、克制任性、防止壓抑——6歲之前要對孩子說“不”

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6歲之前最重要的教養關鍵在於,對孩子說“不”。
因為孩子3、4歲跟父母鬧的時候,頂多是躺在地上打個滾,但13、4歲的孩子,你不滿足他,他跟父母鬧的方式就會變成離家出走,甚至是跳樓自殺、服毒自殺。

李教授曾經接觸一個12歲孩子被媽媽罵了之後服毒自殺的案例,孩子之所以會走上絕路,就是因為媽媽的愛在他的眼裡是沒有界限的,孩子知道媽媽愛他,所以就想用媽媽的愛來威脅媽媽,但他卻不知道死的含義。

這就是父母給了孩子“愛沒有限制”的錯誤資訊。那麼如何對6歲之前的孩子說“不”呢?也是要經過訓練的。孩子在3歲之前的哭,代表了孩子有痛苦,3歲之後孩子的哭就開始有目的性了,而不是純粹的痛苦。比如,他想要什麼玩具,不給他買,他就會哭鬧,在地上打滾。這時候,家長就需要做一個克制任性的訓練。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把孩子抱回家,放進沒什麼危險的臥室,把門關起來,只留一個家長在臥室裡與孩子一對一,一個家長管教孩子就夠了。

這時,不要罵他,不要打他,不要說教,也不要走開。
當孩子哭得筋疲力盡的時候,給他擦把臉。同時問他要不要再哭了,想哭接著哭。
這樣做,可以告訴孩子,無理取鬧的行為,父母不會讓步也不會心疼,也可以讓孩子知道鬧是沒用的。

(source: toutiao)

但同時也不能讓孩子太壓抑,可以告訴孩子,以後有什麼事要好好跟爸爸媽媽說,如果他能說服家長就可以得到滿足,這是在鼓勵孩子跟家長交流,

鼓勵的頻率是三比一,即,交流三次滿足一次,讓孩子知道交流有用,但又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被滿足。
這樣的模式建立好了之後,孩子會知道無理取鬧沒用,如果自己特別想要會跟家長交流,這樣到青春期之後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就容易相處了。

2、克制誘惑、學會忍受——等待可以獲取更大的滿足

以上是父母在孩子面前時的訓練方法,如果父母不在孩子面前,孩子能不能自我控制呢?這就涉及到克制誘惑和學會忍受的訓練方法。
可以通過延遲滿足的方法來訓練孩子,比如找一些孩子喜歡吃的零食,三天給他一次。
當這種頻率成為習慣的時候,跟孩子提個要求:如果這天給的零食能保留三天不吃,那麼三天之後就給三份,如果吃掉了,三天后就不給了。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任性、自私、抑鬱,都是因為孩子6歲之前,爸媽沒有學會這件事!」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toutiao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