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不要什麼事都幫孩子做!這 4件事 越「懶」,小孩將來才會 更「獨立」!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不要什麼事都 幫孩子做! 爸媽這 4件事 越「懶」,小孩將來才會 更「獨立」!」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source: cnread)

 

 

【1】

前兩天,我帶著兒子去參加鋼琴學校的新年音樂會的演出,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舞臺上呈現更好的視覺效果,大部分的家長都為孩子準備了演出服。

等我們到劇場,演出就快要開始了,我讓兒子趕緊脫掉羽絨服,換上小西裝,兒子很配合地自己脫衣穿衣,我只要幫他拿著衣服就好。

正好我旁邊一個十多歲的男孩也在換衣服,他把雙手攤開,冷淡地對他媽媽說:“快點給我換衣服,演出要開始了!”

他媽媽很配合地彎腰給他拉羽絨服的拉鍊,脫掉羽絨服以後,再把演出服拿過來往男孩的胳膊上套,在這個過程中,男孩就伸著胳膊一動不動。

就在這個男孩媽媽低著頭給他扣鈕釦的時候,男孩卻跺著腳大聲訓斥他媽媽說:“你能不能快點?演出要開始了,你動作太慢了!”

聽到這幾句話,我特別震驚,轉頭看看這個男孩的媽媽,她一邊加快手裡的動作,一邊說:“快了快了,媽媽很快就弄好了!”

男孩繼續抱怨說:“真是被你煩死了,扣個鈕釦都這麼慢!你長沒長腦子啊?”“對不起對不起,是媽媽不好,好了好了,都扣好了。”男孩媽媽嘴裡不停地道歉。

等到男孩終於穿好演出服跑到後臺去以後,我忍不住問男孩媽媽:“你家兒子這麼大了,怎麼換個衣服還要你幫忙啊?讓你自己學著換啊!”

她一邊收拾衣服一邊嘆口氣說:“他自己弄不好,我看著也著急,就習慣幫他弄了,他越長大卻越不願意學了,這脾氣也越大了!”

我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但是我知道,這個十多歲的男孩自己什麼都不會做,卻理直氣壯地抱怨媽媽做得不好,責任真的不能完全怪在男孩的身上。

 

 

是這個媽媽自己不懂得放手,讓孩子慢慢學會獨立生存的能力,那就不要怪孩子抱怨你伺候得不好,甚至對你出言不遜。

(source: cnread)

 

 

【2】

晚上臨睡覺前,我招呼兒子趕緊刷牙洗臉,兒子立馬放下手中的書,跑到洗臉檯邊,開始擠牙膏、接熱水,熟練地刷起牙來。

我就站在他身旁看著他自己做,監督他刷牙的時間滿三分鐘,他笑嘻嘻地看著我,賣力地刷牙等著我誇獎他刷得認真。

刷完牙,兒子熟練地放水開始洗臉,他先把自己的衣袖擼高一點,防止水濺到袖口,然後伸長脖子開始洗臉。

洗過臉以後,他自己拿來毛巾,到衛生間去準備洗屁股洗腳,我做的事情是給他倒好熱水,畢竟滿瓶的熱水讓一個八歲的孩子倒,還是有點兒吃力的。

雖然他的動作慢一點,但是做得都很到位,我豎起大拇指誇獎他做得很棒,他得意地說:“因為我長大了,這是我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等他洗過腳以後,把自己換下來的襪子放在腳盆裡洗,從剛開始不知道如何洗襪子,到現在他能很快就把襪子洗得乾乾淨淨,他很得意自己洗襪子的本領。

他把洗好的襪子掛到衣架上,再回到衛生間,拿拖把把洗臉檯邊和衛生間的地上的水都拖乾淨,然後關掉衛生間的燈,最後關上衛生間的門。

這些事情他做得很熟練,雖然他不能跟大人一樣做得很完美,但是他能把所有的事情按部就班都做好,就已經很不錯。

 

 

有一回,他爸爸嫌他做得太慢,跟他說讓他趕緊出來,爸爸幫他拖地就行了。結果兒子不願意了,他說:“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要自己做好。”

我趕緊攔著老公,讓他不要著急,讓兒子把這些事情都做好,因為我知道父母只有慢慢放手,孩子才會逐漸學會獨立。

(source: cnread)

 

 

【3】

作為父母,我們都是最愛孩子的人,我們都想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生活條件,期望可以給孩子最安全的生存環境。

作家周國平在《愛與孤獨》中說,父母既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誕生的必然根據,也不能成為保護我們免受人世間種種苦難的可靠屏障。

理智的父母都會明白,縱使父母再有能力,都不能庇護孩子一輩子,父母最應該做的事情,是放手讓孩子擁有獨立的能力。

親戚家有一個上小學六年級的男孩,至今不吃米飯只喝稀粥,至於各種種類豐富的炒菜燒菜,他更是一口都不吃。

每當一大家人聚餐的時候,他只拿著手機玩遊戲,或者用醬油和醋去攪拌花生米,任誰喊他吃菜,人家從來不搭理一句。

有長輩批評男孩媽媽太寵著他了,這個媽媽卻說:“是他自己不要吃的,我有什麼辦法?不吃就不吃,他也不餓的,剛才給他買了一個肉餅吃了。”

這個男孩從小到大,他媽媽就特別寵著他,不想吃飯不要緊,燒烤攤上烤點串給他吃,不吃肉也無所謂,買個肉餅同樣是吃肉。

 

 

這個媽媽從來沒有讓孩子獨立吃過一頓飯,十幾歲的人了,還不會用筷子,長輩批評她,讓她放手讓孩子自己吃,她卻說:“孩子不肯吃啊!”

可是她卻忘記了,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那麼興致勃勃想要學著用筷子吃飯,是她因為害怕筷子不安全,而不讓孩子碰到筷子的。

越長越大的男孩,現在根本不想學用筷子,更不想吃他早就不習慣的米飯和家常菜,他每天只要吃各種小攤子上的不健康的油炸食品。

正是因為這個媽媽的不肯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的技能,現在卻責怪孩子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動不動就感冒發燒。

周國平說,真愛孩子就應該從長計議,使孩子離得開父母,離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這乃是常識。

只是這個常識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得到,他們見不得孩子吃苦受累,恨不得包辦孩子的所有的事情,只要孩子不辛苦就好。

他們替孩子抗下生活中所有的風雨,不讓孩子淋一滴雨,更不讓孩子經受一點挫折, 卻不料孩子卻並不會領父母的情,只會變得越發驕縱。

(source: cnread)

 

 

【4】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說,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我們看著孩子成長的背影會有欣喜和想擁抱的衝動,但是我們更應該做看著孩子越長大越獨立而“不敢聲張的人”。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說,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因為父母必須主動與孩子分離,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人格成長,並讓他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

父母們必須明白,子女長大以後就必須跟父母分離,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慢慢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他們才能更有能力面對人生的風雨。

縱有再多不捨,父母們請一定狠下心來,放手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孩子才能成長為獨立有擔當的成年人,他們的未來才會更開闊。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不要什麼事都 幫孩子做! 爸媽這 4件事 越「懶」,小孩將來才會 更「獨立」!」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cnread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