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警惕!春季是過敏源的易發,別讓這些小細節毀了孩子的健康!」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好,達嬸兒又和大家見面了。
首先,達嬸兒問大家幾個問題。
你們有過早給寶寶新增過配方粉嗎?你們家有在頻繁使用消毒劑嗎?你的寶寶有用過抗生素嗎?
這些我們不以為意的生活細節,其實都是導致越來越多的寶寶發生過敏的重要元凶。
過敏,真的是和我們息息相關並且無處不在的。
因此,今天達嬸兒就準備圍繞過敏這個大主題,先替大家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過敏有哪些表現?
為什麼二次接觸過敏原才出現過敏症狀?
為什麼給寶寶新增新食物要觀察3天?
懷疑寶寶食物過敏應該怎麼辦?
常見的過敏原有哪些?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所以在回答問題之前,達嬸兒先給大家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過敏以及過敏發生的機制是什麼?
比較嚴謹的說法是,當人體免疫系統對來自空氣、水源、接觸物或食物中的天然無害物質出現了過度反應時,即認為人體出現了過敏。
如果直接讓大家去生硬地理解這句話,叔可忍嬸兒不可忍。
所以,達嬸兒更習慣用打比方的方式幫助大家理解。
這次,我準備把咱們的人體比作成一個大大的城堡,免疫系統就是保護我們這座城堡不受“外敵”侵犯、維持內部和諧穩定的“軍隊”。
當病原體等異物進入機體後,我們的免疫系統“軍隊”會立刻提高警惕,通過一系列嚴格的流程機制,將這些異物清理掉,保護人體健康。
那麼,過敏又是怎麼發生的呢?達嬸兒繼續給大家打比方。
當“敵人”(過敏原)第一次進入“城堡”(人體)時,我們的“巡邏兵”(B淋巴細胞)會立馬根據它的特徵產生出一批有針對性的“通緝令”(抗體)。
接著,因為流程出現了偏差,這個“通緝令”會被本不該接收的“訊號站”(肥大細胞)給接收到。
接收到“通緝令”的肥大細胞會記住“敵人”的各種資訊,之後開始賊嗖嗖的逡巡。
如果在短時間內出現了相同的“敵人”,肥大細胞對照著自己手裡的“通緝令”一看,嚯!小樣兒,這畫的不就是你們嗎?
接下來,肥大細胞就會開閘放出“殺傷力武器”(組胺)。組胺屬於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武器”。
所以,在消滅“敵人”的同時,會造成人體不同程度的損傷,即出現咱們所說的過敏的症狀。
例:IgE介導的過敏的發生機制
在瞭解了過敏的概念和機制之後,達嬸兒再給大家解釋以下這些問題,大家就好理解了。
Q1:過敏有哪些表現?
答:因為“殺傷力武器”(組胺)一般在人體內會按照面板→消化道→呼吸道這樣的順序開始搞破壞,所以,過敏的表現也會按照這樣的順序顯露出來。
面板以蕁麻疹或溼疹為主要表現。
消化道主要就是嘔吐、腹瀉等。
呼吸道的主要表現就是打噴嚏、流鼻涕等。
Q2:為什麼二次接觸過敏原才出現過敏症狀?
答:以雞蛋過敏為例,達嬸兒給大家解釋一下。
當寶寶第一次接觸蛋黃的時候,流程發生偏差的“軍隊”就把天然無害的蛋黃當成了“敵人”。
接著,“巡邏兵”(B淋巴細胞)立馬製造了蛋黃的“通緝令”,“訊號站”(肥大細胞)就接收到了這張“通緝令”。
此時,因為是第一次接觸,之前沒見過,所以肥大細胞需要有一個“認臉”的過程,以便記住這個“敵人”的體貌特徵,之後守“通緝令”待蛋黃。
當短時間內,你第二次給寶寶吃蛋黃的時候,肥大細胞拿著“通緝令”一比對,哎?這不就是我要找的人嗎,你可終於來了。
於是,開閘放“武器”,寶寶隨之就出現了過敏的症狀。
所以,為什麼寶寶第一次吃蛋黃沒事兒,但是第二次吃就過敏了,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看完可能會有疑問,比如說,我家寶寶確實是第一次接觸就過敏了啊?
其實事實上並不是,而是因為寶寶第一次接觸過敏原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來症狀,所以很可能被我們忽略掉了。
Q3:為什麼新增新食物要觀察3天?
答:大家都知道在給寶寶新增新食物的時候,最好要單獨新增,並且連續觀察3天。
原因就在於,我們是在人為地試探,這個新食物會不會成為那個“敵人”。
看到這兒,大家可能會有疑問,達嬸兒上面明明提到第二次接觸就會出現症狀啊,為什麼要觀察這麼長時間?
這是因為“殺傷力武器”從倉庫裡調動出來再去身體各處搞破壞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如果時間比較短的話,破壞範圍還沒那麼大,表現出來的症狀也就不那麼明顯,大家很可能注意不到。
如果真的過敏,3天后症狀也就表現出來了,如果不過敏,那麼觀察3天后寶寶就可以放心地接受這種新食物了。
Q4:懷疑食物過敏應該怎麼辦?
答:對於這種情況,應該立即停止給寶寶喂這種食物。不要為了確認是不是過敏而反覆給寶寶吃這種食物。
因為這個時候人體已經把這種食物列為了“敵人”,你反覆地把“敵人”輸送進來,激發出更多的“殺傷力武器”,只會加重它們對人體的破壞程度,加重寶寶過敏的症狀。
所以,一旦懷疑寶寶食物過敏,首先要做的就是食物迴避。也就是說要在3~6個月的時間內不能接觸這種食物。
因為只有等到3~6個月以後,對“敵人”的“通緝令”(抗體)才會失效。
Q5:常見的過敏原有哪些?
答:從過敏的定義我們知道,不管過敏原來源於哪兒,都有同一個特徵,那就是絕對是天然無害的物質。
簡單來說,就是對別人來說沒事兒,就對你有事兒。
達嬸兒還是以雞蛋舉例。
別人吃雞蛋沒事兒,但是你吃了就會起溼疹,甚至還會腹瀉。
這就是過敏。
如果是放壞了的雞蛋,別人吃了嘔吐拉肚子,你吃了也嘔吐拉肚子。
這不是過敏,這是食物中毒。
常見的過敏原主要有以下幾類,食物類過敏原居多。
花生和含花生食品。
小麥和含小麥食品。
其他:花粉、塵蟎、真菌、毛屑、藥物、刺激性氣味等。
大豆和含大豆食品。
貝類:甲殼類(小蝦、對蝦、龍蝦、螃蟹、小龍蝦)和軟體動物(蛤蜊、蚌類、牡蠣、扇貝)。
蛋和含蛋食品。
魚和魚產品(不是所有的魚都具有相同的致敏性)。
奶和奶製品。
樹堅果和含樹堅果食品:這其中最易引起過敏反應的是杏仁、巴西堅果、腰果、榛子、胡桃、山核桃、松子、開心果和核桃。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警惕!春季是過敏源的易發,別讓這些小細節毀了孩子的健康!」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