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爸爸媽媽要知道這些親子游戲,能讓寶寶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言能力!

大家好,我是 Ant 今天來跟你說說 爸爸媽媽要知道這些親子游戲,能讓寶寶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言能力!吧!讓我們來看看!

 

(source: toutiao)

 

繼續“寶寶語言啟蒙”專題的第四篇,漫漫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可以鍛鍊寶寶們的語言能力的親子互動小遊戲,既能促進寶寶們的語言能力發展,又能親密親子關係,回家趕緊和寶寶玩起來。

 

一週歲之前

(source: toutiao)

聲音模仿遊戲

教寶寶去模仿動物的叫聲,對寶寶來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辦法。

不知不覺中,會讓孩子願意練習一些很難發出的音:

比如

“ga ga”小鴨子嘎嘎叫(這是比較難的舌根音),

“mou mou”老牛哞哞,

“mie mie”小羊咩咩

……”

如果孩子發不好子音“si”“shi”不分,你可以教他模仿蛇爬行的聲音。

如果孩子發不好子音“po”,你可以每天帶他出去玩的時候,告訴他“跑~跑~我追,你跑~”

稍微大一點的寶寶,尤其男孩,他們喜歡小汽車,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學汽車開過來:

“嘀嘀嘀嘀~叭叭叭叭~小汽車開過來啦!

嘀嘀嘀嘀~叭叭叭叭~讓路啦!”

你會發現,其實寶寶很喜歡看到我們大人的嘴吧,不停地變化,然後發出各種奇奇怪怪的聲音,而且這樣的話,他們也非常有興趣來模仿。實際上,這看似簡單的遊戲,其實幫助我們給寶寶進行口腔肌肉協調性的訓練,為以後準確地發音說話做準備。

(source: toutiao)

 

選擇象聲詞、疊詞、人稱詞兒歌

一歲之前的寶寶語言基本是蹦詞兒,多以象聲詞、疊詞、人稱詞等居多。這個階段,我們要選擇象聲詞、疊詞、人稱詞為主的兒歌讀給寶寶聽。

比如有專門的人稱問答歌:

“爸爸的爸爸叫什麼?

 

 

爸爸的爸爸叫爺爺。

媽媽的爸爸叫什們?

媽媽的爸爸叫外公。

……”

這樣的人稱歌朗朗上口,孩子聽得懂,是一種很好的聽覺輸入。

 

一週歲以後

呼喚名字

這是中國傳媒大學一位語言學教授推薦的一個小遊戲。

在家裡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面對面,用一個比較穩定的音高呼喚寶寶的小名。然後呢,跟寶寶之間的距離逐漸加大,變換方位,讓寶寶去感知方向、距離、聲音的變化。

在室外玩耍的時候,爸爸媽媽也可以隨機在寶寶背對我們時,用穩定的音高來呼喚寶寶的名字,看看寶寶在室外相對嘈雜的環境中,能否有聽覺的敏感性,聽見爸爸媽媽的呼喚能否回頭。

這個小遊戲,是對寶寶的聽覺敏銳性有很好的幫助。要知道寶寶對不同聲音的敏感,是他們學習語言的重要基礎。

(source: toutiao)

 

五官指認辨別的遊戲

一週歲左右的寶寶,我們可以跟他玩五官指認辨別的遊戲。

比如說,爸爸媽媽可以問寶寶:

“鼻子在哪裡?”

“摸摸耳朵/頭/眼睛……”

然後反過來,爸爸媽媽指著鼻子,問寶寶這是什麼?

這樣的問答,是豐富寶寶名詞詞彙量的遊戲。

(source: toutiao)

 

吹氣遊戲

吹泡泡是最有趣的口腔肌肉力度的鍛鍊,寶寶最喜歡。

 

 

我們也可以找一些彩色的羽毛,跟孩子趴在地板上吹,讓羽毛在空中飛舞。寶寶會非常高興,在陽光下看著小絨毛飛呀飛,他也跟著吹呀吹,所以這種互動的遊戲,其實也是很溫暖的親子互動。

另外,我們也可以找一些發聲的玩具,口琴啊,笛子呀,哨子呀,讓寶寶去吹。這個訓練也有助於我們寶寶發一些爆破音,比如“pen”“po”“pa”等等。

有一些寶寶的發音不夠準確,家長們除了著急示範,往往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其實這裡有一個大家都會忽略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口腔肌肉的力量不夠,或者不均。

我們建議大家仔細觀察一下自己的寶寶有沒有出現以下一些情況:

第一比較愛吃糊狀的食物,不愛咀嚼,直接愛吞;

第二,即使最近沒有長牙,也總是有湯湯水水從嘴角流下來;

第三,平時愛流口水;

第四,睡覺的時候用嘴巴呼吸的情況比較多。

如果有,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針對口腔肌肉力量進行相應鍛鍊,通過這些吹氣的小遊戲,來幫助寶寶強壯口腔肌肉。

(source: toutiao)

 

吸氣鍛鍊

寶寶一歲以後就可以用吸管杯了,吸管杯也好,平時喝的一些酸奶也好,這個吸的動作可以強化孩子的脣部力量。

我們還可以使壞,平時用的吸管比較粗,我們可以把它換成那種小兒咳嗽糖漿配的那種非常細非常細的吸管。

其實我們在平時講話的時候,雖然嘴脣在運動,但是其實脣的運動力度,並不是完全均等的,而是集中在脣部中央的三分之一的地方,我們可以教孩子把嘴脣的力量集中在這個吸管頭部,鼓勵寶寶儘可能地吸。越細的吸管對寶寶脣部的三分之一處的鍛鍊就越集中、越有效。

我們也可以選擇吸麵條的方式,我們可以給他做一些義大利麵,手擀麵,炒麵,可以讓寶寶用手抓著去吸,雖然我們吸麵條的聲音不太雅觀,但是這個過程如果作為一種遊戲,它其實是幫助孩子強化了兩頰的肌肉力量。

 

兩週歲以後

(source: toutiao)

打電話遊戲

兩歲以後,寶寶語言能力開始爆發了,有了邏輯思維後,寶寶會不停地問爸爸媽媽: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

不但他們會自言自語,也非常喜歡我們大人說話,這個階段寶寶很喜歡,拿著爸爸媽媽的手機,甚至拿個遙控器,假裝是手機,放在耳朵邊,假裝打電話:“喂喂,恩恩,再見!”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握寶寶的特性,跟她假裝打電話:

“喂?寶寶,媽媽下班啦?寶寶在家乖嘛?媽媽一會兒就回來啦,寶寶再見!”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在一邊看著你,你一問,他一答,這個互動交流過程就是他能理解和駕馭的。

(source: toutiao)

 

角色互換遊戲

媽媽變成寶寶,寶寶變成媽媽。生活中,媽媽照顧寶寶的常用語言,由寶寶的嘴巴說出來。

比如,寶寶會喊媽媽:

“寶寶,刷牙啦!

寶寶,喝點水!

寶寶,要穿尿不溼!

寶寶,要睡覺覺啦,媽媽拍拍......”

在這個遊戲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體會一下,彼此的心態,小朋友覺得很有興趣,更願意表達了!

(source: toutiao)

 

悄悄話遊戲

2歲左右的寶寶,開始掌握基本的語言發音了,他們就會發現,語言有很多種表達方式,不同的音量,語氣、情感,表達都不同。那麼悄悄話就屬於這種語言探索。

寶寶用悄悄話跟媽媽說:

“媽媽,我跟你說,我們下去玩吧”

他們會覺得跟媽媽之間有一個祕密,保持這種神祕感,太牛了,太驕傲了。

那我們父母呢,就可以配合他們的心理需求,我們不要說:“什麼?好好說話,不要偷偷摸摸的講話,大聲一點,聽不見!我們應該反過來回答寶寶:“好的呀,那你想去哪裡玩呀?”

我們講悄悄話,讓孩子聽,讓孩子將悄悄話,我們來猜。

有的時候,我們還故意猜的不準,讓他們有一種勝利感,這些都是可以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的,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有趣的氣息遊戲

氣息是我們發出響亮、持久、穩定的聲音的基礎。小寶寶說話說不長,也有氣息不足的原因。

我們想一想是不是這樣呢?寶寶一急的時候就詞不達意,說話就喘氣,一說話的時候呢,就中間停下來換氣好幾次,有時候停的地方甚至還是一個詞的中間,會打破這個句子的原有意思和結構。有時,寶寶感覺到這樣說話好累啊,他就會偷懶,不願意多說話了,那我們可以教寶寶一些有趣的吸氣。

比如,我們教寶寶:

“吸氣~~”“鼻子吸氣~~嘴巴呼氣~~”

“吸氣~~屏住 1~2~3~好,吐氣~;

然後再吸氣~屏住1~2~3~4~好,吐氣~”

慢慢地讓寶寶氣息控制的時間拉長。

我們還可以教寶寶吸一口氣以後,慢慢地發出“吧——”“斯——”這樣的聲音。

我們也可以給寶寶買氣球,讓寶寶練習吹氣球。

這個吹氣的過程,其實不同於我們之前說到的口腔肌肉力度的氣,口腔肌肉力度,我們吹泡泡、吹羽毛也好,是一個瞬間的爆發力,而吹氣球,屏氣呼氣,鍛練的是氣息的穩定性和持久力。

(source: toutiao)

 

 

最後還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寶寶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一般來講,一歲半的寶寶可以集中注意力5~8分鐘,2歲左右可以集中注意力10~12分鐘,2歲半可以集中注意力10~20分鐘,也就是說基本上可以聽完一個故事了。媽媽可以嘗試一下看看,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有哪些遊戲,哪些故事,哪些兒歌,能適配寶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讓效果最大化。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語言啟蒙老師。掌握了以上這些方式方法,把握了時機、注重了趣味性,這樣的語言啟蒙老師,哪個寶寶會不喜歡呢?讓他不知不覺地跟著你說話,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剩下的就是靜待花開了。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Ant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爸爸媽媽要知道這些親子游戲,能讓寶寶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語言能力!」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