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搞定分離焦慮症,孩子學會長大的第一關!

大家好,今天來跟你說說 搞定分離焦慮症,孩子學會長大的第一關!

寶寶的分離焦慮症是我最頭疼的問題。

孩子看見我出門,必定大哭。為了不讓孩子看見我出門,老人要把孩子先哄到臥室,我趁機趕緊出門。出門後,孩子發現我不見了是否會哭,我就不得而知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心眼也越來越多了,他總能準時在我該上班的時候纏住我。好不容易騙到臥室,他就又跑出來喊“媽媽”。我正在開門,被他抓住現行。我若停下安慰他,他就抱著我不鬆開,更難脫身。

我若狠心出門,關門那一刻伴隨著“哇——”的一聲大哭。

此時再心疼,也必須決絕地往外走,覺不能心軟。我向電梯走去,哭聲卻一聲比一聲高。他認為我沒聽見他哭,他認為如果我聽見他哭一定會回去,於是他用更大的聲音哭,就是為了讓我聽見。我聽著他的哭聲邁進電梯,我的心也在流淚。我總是自責,這樣到底對不對。

(source: pexels)

 

在一次次虐心後,我決定必須改變這種狀況。

一天早上,我開始換衣服,寶寶意識到我要出門了,趕緊跟過來。我沒有阻止他,他這是愛我的表現,我怎能傷害他。我邊換衣服,邊對他說:“媽媽,要上班了。”他就抱著我的大腿,頭貼著我,看得出他很不捨。我走到門口,他又跟過來。我蹲下,張開雙臂說:“媽媽要去上班了,抱抱。”他一下撲到我的懷裡,頭用力地貼著我的臉。我就這樣抱著他,沒有鬆開,讓他報個夠。我在等待,等待他主動鬆開我。抱了很久,他終於鬆開我,推推我的肩膀,用命令的口吻說:“上班。”我像得到指令一樣,配合地回答:“哎!”然後開啟門,對他說:“拜拜。”他看著我對我擺手說“拜拜”,目送我出門。

(source: pixabay)

 

關上門,門內很安靜,走到電梯口仍然沒有聽到哭聲。

成功了!我為他的懂事感到欣慰,卻又有點心酸。這心酸的感覺很奇怪,難道是希望寶寶哭嗎?現在這樣不就是我想要的嗎?也許是不太習慣吧。

從那天起,我出門前一定要說:“媽媽要上班了,抱抱。”

漸漸地,又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我每天求抱抱的表現,讓寶寶角色反轉,他變成了被需要的人。我每天求抱抱的表現,讓寶寶變成了來安慰我的人。他從第一次抱了很長時間,變成了讓我抱一下即可。每次抱完,都是那句“上班。”完全一副過來人對我工作寄予厚望的樣子,就差對我說“不要遲到,好好工作”了。

自從我求抱抱之後,他似乎感覺到是我離不開他了,他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他感覺到了他的重要性,不再是以前媽媽不想要他的感覺了。現在想想,為什麼以前出門,他哭的那麼厲害。他是真的以為媽媽棄他而去了,所以才會那麼傷心,所以才會哭得聲嘶力竭,所以希望用哭聲喚回媽媽。他的哭聲是在說:“媽媽,不要丟下我。”

曾經大人們一直以為孩子就是愛哭,甚至指責孩子太依賴媽媽。

當我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的時候,才開始理解他,才知道他的擔心僅僅是怕媽媽不要他了。對於一個身體小、力氣小,完全要靠大人才能生存的小孩,尤其是不到3歲的小孩,媽媽就是他的全世界。那麼他最擔心的是什麼?是媽媽不見了可怎麼辦,是媽媽不要我了可怎麼辦。幼小的心理無法承受這樣的恐慌,唯一的表達方式只能是——哭。

 

(source: pexels)

現在,看著寶寶懂事地對我說:“上班。”我知道,他內心的恐慌完全化解了。他知道媽媽離不開他,媽媽捨不得他,所以媽媽在上班之前會抱抱自己。看著他目送我擺手,關門的瞬間我看到的是一張笑臉。我不再揪心,不再自責,我在心裡說:“寶貝,媽媽愛你!”

 

看完今天的文章之後,大家是不是有什麼想法呢?請大家分享出去吧!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