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活生生的一個寫實例子!看過無數事例後發現:「不要對老人帶孩子要求太高」是一個真理!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真的是一個寫實的例子!看過無數事例後發現:「不要對老人帶孩子要求太高」是一個真理!」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先來講一個我朋友C小姐和她婆婆的真實故事。

C小姐產假上班後,一直都是婆婆幫她帶孩子。平時,婆媳倆因為育兒理念、生活習慣的不同,多少會有些小摩擦,但湊合著也就一步步過來了。

直到孩子1歲多,一次枸杞事件讓C小姐體驗了真正的無力感。婆婆那段時間開始吃枸杞養生,每天一小把幹嚼,自己吃的時候就順便給孫子也喂一小把。C小姐偶然聽孩子說起,很吃驚,找婆婆溝通,說孩子太小,不能吃枸杞這種大補的東西,會損傷一個嬰兒的體質。

但婆婆很堅持,反駁說每天就吃幾粒,沒必要大驚小怪,而且枸杞對身體好。C小姐無奈、生氣、忐忑、著急,她拼命勸,但婆婆還是等到她上班後,繼續喂孩子吃。直到有一天,孩子突然開始狂流鼻血,止也止不住,只好大半夜跑去醫院。

(source: cnread)

 

臨出門前,C小姐對丈夫說,能不能讓婆婆也跟著去醫院,讓醫生告訴婆婆科學的解釋。醫生診斷證明,正是枸杞惹的禍,婆婆在旁邊也認真聽了醫生的“警告”。至此,枸杞事件才告一段落。

許多請老人來帶孩子的父母,都體會過C小姐當年的那種心情——無奈、生氣、忐忑、著急。這種心情,也是中國父母和中國家庭特有的,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受傳統、經濟、社會保障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進入了“隔代養育”的模式,年輕父母與老人之間因為育兒而產生矛盾也成了一個普遍現象。

(source: cnread)

 

這種矛盾通常在兩個階段會最尖銳、最明顯。一個階段是孩子剛出生的一年兩年內。嬰兒期的麻煩事太多,餵奶、洗澡、哄睡、生病、做輔食、學走路、說話,每件事都是大事,矛盾就會集中爆發。新手父母是照著書本來,老人是按著經驗來,於是,各種雞毛蒜皮就來了。

要不要給嬰兒睡枕頭,是不是非要母乳餵養不可,是多穿一件還是少穿一件,生病了是不是要立馬吃藥,做輔食是不是要變著花樣地科學操作,對孩子是該寵著點還是嚴格點……

另一個階段是孩子上小學前後。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以學習為重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而老人往往很難完成監督和習慣養成的任務。比如,老人愛看電視,是很多父母的槽點,孩子放學後也跟著看,或者,孩子看動畫片和玩手機,老人管也不住。

(source: cnread)

 

我就見過不止一個家庭因為老人愛看電視影響孩子學習,而做出重大改變,比如單獨給老人租房子,或者媽媽乾脆辭職,自己在家盯孩子。

每當這時候,我們就會好羡慕那些老人極其給力的家庭。的確,有的老人是真的抵得上一個全職媽媽,孩子的吃喝拉撒照顧得好,孩子的學習能監督,家長與學校的溝通能完成,性格還樂觀開朗。有這樣老人坐鎮的家庭,父母往往能騰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能夠從容、順利地規劃和推進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我就見到過這樣的老人。我兒子一位同學的姥姥,幾乎就是全面手。這個瘦瘦的、穿著得體大方、打扮俐落的老太太每天負責孩子接送,包括各種課後興趣班,她和其他家長毫無違和感地交談,永遠臉上笑意盈盈;家長會和開放日上姥姥很是活躍,興奮地拿手機拍下孩子上課、睡覺的地方,告訴其他家長她知道的各種資訊;

孩子的作業是由她監督完成,然後上傳到家長群裡,如果遇到英語作業,這位姥姥會問老師該怎麼讀、怎麼寫;她與老師的溝通總是及時、到位,學校的各種活動她都享受其中,感恩節的一份禮物,她會激動地曬到群裡,孩子的一個小進步她也欣喜地分享;尤其是每次接孩子時,她看到孩子時的那種表情,真是太有愛了。

(source: cnread)

 

這個姥姥沒有把帶孩子當任務,而是成了自己生活的一種樂趣,和孩子在一起體驗新鮮的事物,通過孩子和社會保持了一種特殊的連結,不被時代所淘汰,像年輕人一樣興奮、有活力。

而這僅限於羡慕,千萬不要拿自家的老人和別人去比。每一個家庭都沒有可比性。我在帶兩個孩子的幾年中,以數不清的糾結和波折總結出一個道理,每個人手裡的牌是不同的,抱怨自己手裡的牌不好,一點意義也沒有,你唯一要想的就是怎麼去打自己這副牌,打到一個相對合格的程度即可。

更不要說你手裡全是爛牌,沒法打,連孩子都能生下,連孩子都能養,就說明牌不會爛到哪兒,缺的是出牌的勇氣和智慧。

你手裡的牌包括你的經濟條件、工作情況、個人身體狀況、夫妻關係,當然,還有幫你帶孩子的老人是什麼狀況。解決老人帶孩子出現的問題,應該把它放入到你的整副牌裡去看,任何一張牌都與老人這張牌有著內在的聯繫;如果權衡再三,發現還是只能由老人來主帶,那就放低要求,你的心態就會平和許多。

(source: cnread)

 

再說回那位C小姐。她當年給我講完枸杞的奇葩事件後,歎了口氣說,“其實,婆婆能來幫我帶孩子已經很不錯了,起碼我就能出來工作了。對老人不能有那麼高的要求。”當時,我們坐在計程車裡,在彌漫著霧氣的北京冬夜駛過高速,只有微弱的路燈依稀可見。

我突茫然地看著窗外,似乎這個時代的每一個年輕父母都像是穿越黑夜的行者,背負太多的東西,能有那麼幾個人、幾件事能為你照見前路,哪怕只是微薄之力、微弱之光,至少你還能繼續前行,就應該心存感恩了。

當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加入了老人後,其實就是一個小有規模的組織了,不再是原來只有兩個人的夫妻店。這個組織需要管理者,決定這個組織的分工,最大程度地影響組織內的關係和氛圍,爸爸或媽媽應當充當這個角色。

老人只是執行者,他不應越俎代庖代你管理和決定,你也不要想當然地認為他可以和你完全一致,圓滿完成任務。這與我們在工作單位是相通的道理,不是每個執行者都明確自己的位置,不是每個執行者都能領會正確的方向和方法,也不是管理者每次都對,也不是每個管理者都能顧全大局,化解危機。

(source: cnread)

 

老人只是幫你“帶”孩子,也就是照顧孩子,看孩子,他不負責教育,教育是父母的職責,不要想著偷懶,也不應該偷懶。所以,在這個組織裡,父母既是管理者,同時也是第一執行者,老人只是第二梯隊,這不以誰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長短而論,是以誰對孩子的影響力更大而論。

如果你發現老人和你的教育理念相去甚遠,而孩子已經被老人影響,那要先從自身找原因,從親子關係找原因,而非一股腦地把責任推到老人身上。

我們與老人經歷的時代不同,我們各有各的邏輯,各有各的執著,要不偏不倚地行駛在同一軌道上,談何容易。降低對老人的要求,意味著你可能要在姿態上妥協,在爭執中退讓,甚至可能要犧牲一部分孩子的利益,只要這個利益不是根本性的、致命的,在你承受范圍內的,我認為是可以犧牲的。

(source: cnread)

 

與老人相處要有技巧,當面多鼓勵,私下多溝通

當然,如果你覺得標準已經降到不能再低,還是無法與老人達成一致時,那就不要勉強維持現狀,可能就要壯士斷腕了,辭職或者請保姆。很多的糾結來自于父母不想犧牲自己更多的東西,又想把一個權宜之計變身成完美計畫,可惜,你不是導演,老人也不是你生活中的演員。

老人犧牲了自己的生活,來配合你的人生,這本就是分外之事,事與願違、不甚滿意很正常,如果心滿意足,那是意外的驚喜,是你的運氣。

(source: cnread)

 

有時真羡慕以前,很多孩子都是在祖輩呵護下健康成長的。

我很喜歡親子婚戀專家林文采,常常會讀她的一些文字。她曾經這樣描述自己,因為對物質的要求低,所以衣著樸素,由此免去了很多這方面的困擾;因為對他人的要求低,從不報什麼高期望,所以也少了很多人際間的困擾。而從這些方面節約下來的精力和時間,她可以用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去做她認為更重要的事情。

記得當時看到這段文字時,我有種豁然醒悟的感覺,對任何人的過高期望,都是對自己的負累。放低對老人的要求,你可能會減少一些困擾,頭腦就能更清晰,對老人的付出會有更客觀的評價;把煩惱、糾結、鬥爭的精力從這裡節省下來,用在夫妻關係的經營上,用在與孩子關係的建立上。畢竟,只有夫妻關係融洽,親子關係牢固良好,旁的問題才會有解藥。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真的是一個寫實的例子!看過無數事例後發現:「不要對老人帶孩子要求太高」是一個真理!」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cnread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