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常被打罵的孩子和不被打的孩子,腦中的這種差別,讓人很心疼!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常被打罵的孩子和不被打的孩子,腦中的這種差別,讓人很心疼!」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打罵孩子會有什麼後果?是不是只是言語暴力那樣簡單?或者,只不過給心靈留下難以撫平的創傷?下面有一張大腦的掃描圖,是兩個3歲孩子的大腦的圖形。

圖中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目測來看大腦中有一些黑暗的區域,只不過左邊較少,右邊更多。來做一道測試題,你覺得哪個是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大腦,左邊or右邊?

哪個孩子的大腦反映出常被打罵?

(source: toutiao)

 

現在揭開答案,右邊的孩子經常被打罵。因為大腦中的黑暗區域較多。

神經學家解釋稱,圖右的黑暗區域意味著大腦容量減少。缺失的區域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缺乏智慧、同情心等能力。

由於長期遭受打罵,右邊的孩子成年後有可能攻擊性更強,自信心不足,事業拼搏力較差。而左邊的孩子,則明顯相反。他包容、善良,長大後容易成功。

造成這種巨大差異的,正是兩位孩子遭受的不同待遇。左邊的孩子,有一位溫柔善良的媽媽,理解孩子,樂意溝通。右邊那位,則經常被冷漠的母親忽視,甚至虐待。

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阿倫·斯霍勒在調查了無數科學文獻後發現,嬰兒大腦發育和母親的行為緊密相關。

他認為,大腦細胞的生長是“嬰兒和主要看護者(通常是母親)交互作用的結果。”

腦的發展需要母親和孩子的良性互動。越好的互動,越有助於腦回路的發展。兩歲前是培養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契機,如果沒有善待孩子,那麼大腦在功能發育上包括智力、情商等,都會受影響。

很多爸媽表示,我們也不想打孩子,但是他真的太調皮!不給他一下不解氣——請控制自己的脾氣,告訴自己,他只是個孩子。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父母。

也有父母說,我們不打孩子,但忍不住罵他:“你個白癡,傻瓜!”“告訴你不准這樣,你不聽!”

辱駡孩子的後果等同於體罰。各國科學家多年的研究也證明長期語言暴力,也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引起智商下降、自控力減弱,並增加孩子攻擊傾向、反社會人格、抑鬱症、焦慮症、物質上癮以及精神疾病的發生率。

3歲以前的孩子,處於探索期,難免用挑戰規則來認識世界。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善待幼小的孩童,遠離打罵的殘酷。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常被打罵的孩子和不被打的孩子,腦中的這種差別,讓人很心疼!」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toutiao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