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這五件事不知害了多少中國孩子,家長卻還在做!

各位讀者安安阿~~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這五件事不知害了多少中國孩子,家長卻還在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吧!

 

有一個字,用來形容中國的孩子最為貼切,那就是“累”。如今的中國教育,和二十多年前截然不同,巨大的升學壓力、就業壓力,成為了壓在每個孩子肩上的兩座大山,也讓不少家長愁白了頭髮。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家長們只好不斷地為孩子報補習班、興趣班,把“成績”列為衡量孩子好壞與否的標尺。

(source: toutiao)

 

今天,小編摘錄了一份來自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發表的文章,希望家長朋友們都能抽出五分鐘認真閱讀一下,讓大家明白自己應該為孩子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source: toutiao)

 

 

一、不要剝奪孩子幸福的週末時光

先給大家講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一位老師在上美術課時,看到臺下有個小男孩並沒有在畫畫,而是在寫作業。

老師有些生氣,問小男孩:“你怎麼不畫畫呢?作業等到你回家再寫不行嗎?

這位小男孩委屈地說:“老師,我週末回家兩天,媽媽給我報了三個班,奧數,作文,還有鋼琴。”

老師又問:“那你是不是還有半天的時間呢?”

大家猜小男孩怎麼說的?小男孩說:“這得由我媽媽決定。”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度過這樣的週末,他們在週一的精神狀態如何?我相信,大部分孩子都是滿臉的疲倦,去迎接新一週的校園生活的。

難道這都是學校單方面給孩子的壓力嗎?我想,這值得我們所有人反思。那麼,我們該如何去安排孩子的週末時光呢?

(source: toutiao)

 

 

二、不要過分干涉孩子的興趣與選擇

第二個故事和表演有關。有個學校舉辦了一個活動,要求學生們五六個人為一組,自編自導自演一個節目,每個班級都必須參加。

有一位父親,抽出時間來到了孩子的學校,想看看孩子的排練表演。可孩子排練到一半,這位父親就憤憤地離開了。究其原因,是他的孩子演了一塊一動不動的大石頭,甚至連一句臺詞都沒有。

事後,這位父親向孩子的班主任發了條簡訊:“憑什麼讓我的孩子扮演一塊大石頭?”

班主任回覆:“這是您孩子自己選擇的。”

這個答案顯然無法讓這位父親滿意,他又回覆:“難道您認為我的孩子只適合演一塊一言不發的大石頭嗎?老師您能不能給他更多的表演機會,多一點臺詞就好?不當主角,配角也可以的!”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不斷與他溝通。

 

 

沒想到孩子回家後,就被爸爸叫到了客廳訓話。第二天上學時,孩子把這些話轉述給了老師:“兒子,你怎麼那麼沒出息,偏偏要演一個大石頭?你爸爸當年可是班裡最優秀的班長!你一個男孩,演一個臺詞都沒有的破石頭,將來怎麼會有出息?你太讓爸爸丟臉了!

聽完這些話,老師的心情非常複雜。難道選擇塊安靜的石頭,在一旁默默欣賞別人經常的演出,和別人分享快樂,難道不是意見值得稱讚的事情嗎?

(source: toutiao)

 

 

三、不要錯過了孩子的成長

我班裡有個女學生,寫過這樣一則日記,讓我大為感動。她在日記裡寫到,“我的爸爸工作非常繁忙,經常半個月都看不到他的身影。好不容易他不用上班了,可是也總是拖到三更半夜才回來。媽媽安慰我說,爸爸總是在熟睡的我的臉上親了一下,可我並沒有感受到。”

終於到了我生日那天,爸爸告訴我他今天一定會陪我過生日,我聽後特別開心,終於可以和爸爸過一次生日了,可我等啊等啊,生日蠟燭都快燒完了,爸爸還是沒有回來。媽媽給爸爸發簡訊,爸爸回覆說他公司突然要開會,可能要晚回來一會兒。雖然他沒有陪我過生日,但我不怪爸爸,媽媽說,爸爸這麼忙,都是為了這個家。

大家一起想一下,現在的家長真不容易啊,他們都在忙什麼呢?有什麼事情比孩子的成長更重要呢?

(source: toutiao)

 

 

 

 

四、不要將教育的責任全都轉嫁到老師身上

我們學校有個年輕的老師,她們班的孩子都剛上一年級,家長們都相當謹慎,由此產生的各種問題、需求非常多。

學校給她的要求是,每天晚上都要把孩子的情況向他們各自的家長說一遍。不是用的微信群,而是一個個打電話。於是她每天晚上都要打電話向班裡五十多個學生的家長溝通,每次一打都要打將近三個小時。

在一次家長會上,這個班的副班主任說話了:“這個老師才23歲,請各位家長想一想,你們23歲的時候都在做什麼?現在在做什麼?希望大家能給我們的班主任多一點關懷和體諒。”

家長難道可以把所有責任都轉嫁到我們老師身上嗎?難道教育僅僅是老師的責任嗎?我認為,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所有人的反思。

(source: toutiao)

 

 

五、不要讓孩子因為愛失去了自我

現在,我要講最後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可能有點極端,但確實在我身邊真實發生過。我學校的有一個孩子,他每天早上都不來上學,家長給出的理由是:他每天都要睡到自然醒。那孩子什麼時候“自然醒”呢?家長給出的答案是,每天九點左右。

可是大家都知道,學校的正常上課時間是8點,一般來說,學生7點半就要到場參加早讀了。班主任只好找學生家長談話,說這樣會讓孩子落下課程,成績下滑。可這位家長振振有詞:“讓孩子睡覺是家長的權利,但如果孩子落下課程,導致成績下滑,那就是老師的錯誤。”談話並沒有起到作用,反而一直延續了一個學期。

在這中間,這位小男孩還遇到過一件事情。在我們學校舉辦的運動會500米跑上,他跑著跑著,家長竟也跟著跑,還拿著水瓶,讓他喝口水再跑。孩子怕耽誤辦理的比賽成績,並不想這麼做。可在家長的再三要求下,孩子無助的哭了。因為他不懂該往前跑,還是該聽話喝水。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五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育兒故事,也許這五個故事並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如今教育、育兒的弊端,但至少可以反映出一些問題,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感觸。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趣或是對你有幫助的話,分享讓更多朋友看看,討論一下你們的想法吧!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