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爸爸1百八,媽媽1百7,兒子只能長到1百6,醫生一句話震驚了所有家長!」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前幾天,13歲的寧波男孩瑞瑞的媽媽來到醫院,急切地求助醫生想辦法幫兒子“長高”。然而醫生遺憾地告訴她:孩子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生長干預期,骨齡已達16周歲,預測身高估計在1.60米左右。真令人惋惜!
瑞瑞父母身高都很高,爸爸身高1.82米,媽媽身高1.69米,所以對兒子將來的身高,他們原本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開始時,瑞瑞在同齡人中的身高也是算高的,只是最近一兩年,不見長高,而且說話也開始變聲,爸媽才警覺。爸媽找到了當地中醫院生長發育專科,他們想知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當得知孩子的指骨多數已經融合,掌骨骺幹已開始融合,長高潛力很小時,他們怎麼也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於是他們去了上海等地檢查,結果答案是一致的,孩子的骨齡已達16周歲,預測身高在1.6米左右。
事後,在和家長溝通中,醫生了解到,因為男孩父母平時工作很忙,到家常常很晚,平時就是保姆負責照顧孩子,飲食也很隨便,孩子小時候不吃蔬菜,喜歡吃洋快餐,而且睡得很晚,常常要到晚上11點左右才睡。此外,父母還經常給孩子買補品,使得孩子小時候就竄得很高。可誰知道,孩子後來就不長了呢?
現在孩子因為錯過最佳的生長發育干預期,而導致身高不理想的情況較多。有一個女孩10周歲來了月經初潮,半年後才正式來月經,因為人很瘦小,父母也沒在意女兒已經發育了。後來,女孩身高停留在1.46米就不怎麼長了。這樣的情況下再乾預,效果就不明顯了。
從醫學上來說,想要孩子長得高,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前,三個年齡段很重要!
第一次,4周歲時。此時應排除孩子有無影響長高的先天性疾病,以便儘早治療。判定兒童矮小有一條黃金分界線,那就是4歲。4歲左右,人體內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已基本形成,飲食、睡眠習慣逐漸形成,這些條件對今後的生長發育都起著決定性作用。
第二次,男孩八九歲時,女孩七八歲時,也就是趕在性發育前,判斷孩子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生理年齡與生活年齡是否相符,有無性早熟跡象。
第三次,十二三歲時,主要目的是為了看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也可以進行最終身高的預測。孩子年齡越小,骨骺的軟骨層增生及分化越活躍,生長的潛力及空間越大。家長千萬不要等到孩子發育後期如15—18歲時再治療,此時骨骺接近閉合,生長潛力很小。
兒童長高是一個綜合性的因素。除了遺傳、環境等因素外,飲食、睡眠以及運動都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出現一些性早熟的傾向,最好能夠提前干預。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爸爸1百八,媽媽1百7,兒子只能長到1百6,醫生一句話震驚了所有家長!」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