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為什麼孩子跟爸爸不親,如何讓爸爸和孩子更親近,專家給媽媽三個建議!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為什麼孩子跟爸爸不親,如何讓爸爸和孩子更親近,專家給媽媽三個建議!」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前段時間看到過一個漫畫,孩子一回家就喊媽媽,看到媽媽給媽媽說這個說那個,而一回家看到爸爸就會問"爸爸,我媽呢?"

雖然是一副漫畫可是我覺得這種情況在大多數家庭中都會呈現,至少我是這樣的,媽媽不在家,我就覺得家裡很冷清,雖然爸爸也在,但是沒有媽媽在的時候安全感更強烈些,並且和爸爸感覺沒有什麼話說。

在家庭中爸爸被賦予了掙錢養家的角色,而媽媽就是帶孩子,做家務,做飯,爸爸逐漸被淡出了帶孩子的過程,可是爸爸對於孩子的成長僅僅是掙錢養家這麼簡單嗎?不是的,其實爸爸對於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價值觀的形成影響特別大。

1.爸爸對孩子建立自信心有很大的作用

孩子在三歲之前是情緒開放的,而三歲以後孩子的情緒會受爸爸的影響非常大,爸爸要主動建立一種意識,要和孩子多接觸,陪孩子玩耍,我們孩子的爸爸這點做的比較好,孩子最喜歡玩兒舉高高的遊戲,只要房頂上能摸到的燈,空調,房頂都去摸,搭積木,講故事書,爸爸的思路往往會把媽媽更開闊。

2.爸爸對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價值觀的形成起很大作用

 

孩子平時由媽媽帶的多,所以我們覺得影響孩子更多的是媽媽,其實是爸爸,孩子從爸爸身上能學到很多媽媽身上沒有的品格,爸爸對孩子的讚美和肯定更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所以當孩子拿著一副畫好的畫跑到爸爸跟前時,爸爸一定要很認真很認真的看一看,然後表達一下自己的讚美之意,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要多多的誇讚孩子,誇讚的詞不要只侷限於"真棒""真好",誇讚孩子畫的畫可以說"寶寶想象力真豐富,顏色選的也很貼切,樹是綠色的,天是藍色的"要讓孩子感到你是真的用心的看了孩子的作品。

3.爸爸和媽媽要相親相愛

在家庭中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是生活中最好的教育方式,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場景是孩子被爸爸批評了,往往會去找媽媽,找一個平衡感,而我們的媽媽也是首先安慰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犯得錯,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不能撇開爸爸,而要和爸爸站在一起,問問孩子是不是犯錯了,告訴孩子因為犯錯了爸爸才會批評呀,然後問問她是不是很傷心,告訴孩子爸爸也很生氣,下次不要犯錯爸爸就不會批評了,首先要和孩子有個認同感,認同她的傷心,其次不能和爸爸站到對立面要和爸爸站在一起。

同樣媽媽批評了孩子,爸爸也要用同樣的方式和媽媽站到一起,讓孩子知道,爸爸和媽媽是一起的,是相親相愛的,而不是撇下一方,另一方成為孩子的避風港,當然我們批評孩子不能要算賬站到孩子的對立面,而是一個批評孩子,一個認同孩子的感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我們的家庭由爸爸媽媽孩子組成,缺一不可,相親相愛,才能培養孩子好的性情和品格,爸爸們加油吧。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為什麼孩子跟爸爸不親,如何讓爸爸和孩子更親近,專家給媽媽三個建議!」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