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各個國家的早期教育,教育重點有什麼區別家長千萬別錯過!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各個國家的早期教育,教育重點有什麼區別家長千萬別錯過!」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每個兒童都應該有個儘可能好的人生開端;每個兒童都應該接受良好的教育;每個兒童都應該有機會充分發覺自身潛能,成長為一名有益於社會的人。

聯合國祕書長 科菲·A·安南

早期教育是父母的重要任務,發展早期教育,讓孩子快樂成材是我們每一個家庭的心願。早期教育是潛移默化的滲透,而最重要的是用理想和愛滋潤孩子的心靈。寶寶從出生開始媽媽就開始給選擇奶粉,近幾年國外奶粉的熱潮不斷提升,代購也要買到一個國家的奶粉。但是寶寶的早期教育我們該如何教育,而每個人教育的重點也不同。下面是我列舉幾個國家的早期教育的理念,你比較喜歡那個國家的呢?

美國的早期教育

在美國,早期教育的目標是保證所有孩子在學校裡都有平等的機會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他們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孩子,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年齡小,需要愛護、關心和培養,而在於他們從出生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識和選擇。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沒有權利或是特權支配和限制他們的行為,不能代替他們對有些事進行選擇,要讓孩子感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比如,美國人給孩子講話要蹲下來,孩子給和我們大人講話時,我們大人不但要認真聽還早蹲下來和孩子交流,這樣使孩子感覺到我們尊重他們,避免孩子低人一等的感覺。孩子吃飯時我們不能硬逼孩子;孩子做錯了事不能暴力訓斥;要孩子換衣服時不能用命令的漏氣,否則,回給孩子留下自卑的陰影。家長帶孩子去朋友或親戚家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給孩子,會讓孩子自己選擇,美國人則最忌諱就是大人代替孩子回答,也不會再孩子想吃的情況下指責孩子。他們認為孩子想要什麼或是想看什麼,因為孩子對世界的好奇本身就沒有錯,孩子有這樣的需要,任何人沒有理由來指責,只有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地做出解釋個說明。美國父母非常重視孩子在幼兒階段的遊戲,提倡多和孩子接觸,陪伴孩子做遊戲,經常給孩子讀書聽。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讀書的興趣,讓他們廣泛閱讀。他們的家庭教育特點就是孩子在小時候就立下很多規矩,讓孩子自己遵守並嚴加管教。而隨著孩子的年齡長大,則管教越管越鬆,孩子成年後就不再管了,尊重他們獨立的個體。美國父母也很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從小懂得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比如,如果孩子打碎鄰居家的玻璃。美國父母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代子上門致歉,而是旁孩子自己認錯,甚至讓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自己去打工賺錢來賠償。

(source: toutiao)

日本的早期教育

在日本,生存意志的教育很重要。日本家長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就是自立。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氣和陽光是大自然的賜予,其餘的一切都要通過勞動力才能獲得。這樣教育觀念,日本父母教育孩子做好功課的同時,要求他們利用課餘時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到外面打工。在日本,無論國立,公立還是私立幼兒園的教師必須有相應的資格證,對教師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日本人認為,好孩子就是有同情心,關心人,合群,為別人考慮,而問題孩子則是以自我為中心,任性,不關心別人,給別人添麻煩,不會與人相處。

(source: toutiao)

英國的早期教育

英國人先教孩子生存本領,因為英國人認為生存本領是最基本的能力。英國媒體很少報道由某方面才能的神童,他們更關注孩子應哥如何面對複雜的社會。不像中國父母總忙著監督孩子學鋼琴,學畫畫,英國父母則注重孩子生存能力的培養,很早就教會孩子如何包紮傷口,如何撥打緊急求救電話。英國父母認為首先應教會孩子怎麼樣生存,如何應對危難,擺脫困境,包括危險中如何逃生,然後才談的上去別的本領。

(source: toutiao)

德國的早期教育

德國的幼兒教育注重從小事入手,如訓練孩子不丟自己的東西,關好水龍頭,做事有耐心等。同時訓練孩子應對意外的能力,包括如何面對獨自在家時陌生人敲門、鄰家失火、外出時與家人走散等。對幼兒的教育基於孩子的興趣、需要和所處環境。因此教師需要觀察兒童,引導兒童的發展,並定期與家長談話。

(source: toutiao)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各個國家的早期教育,教育重點有什麼區別家長千萬別錯過!」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