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有一個心理就是,
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做不成的事情就越想去做,甚至是茶不思飯不想也想做到或者得到。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一種選擇性知覺存在。往往是你先入為主,心里更期待自己所想的出現。而其實所有所出現的都是概率差不多,或又有一定偶然性的,內心的急迫需求使你焦躁,覺得現實總是悖向你的想法。
通透一點的說:從主觀上講你對想得到的東西就抱有很大的期望,也就是說你會下意識的投入過多的關注,然而對得不到的失望也投入了過多的關注,這樣,其實在主觀上你就覺得越是難得到。從客觀上說你的主觀想法使得你的行為有時候會破壞事物自然的發展規律而使你本身能得到的東西沒有得到。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
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但是不同的是,大人的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強,能很快的調節好自己的心態,而孩子就不會那麼容易盡快的從失落中走出了。況且,孩子正處於心理、身體的發育期,如果長期處於這種壓力之下,那麼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來講將會是致命的傷害。
對於教育孩子禁止的越多,你失去的也就越多,最重要的孩子失去的會更多。
我有一朋友,國企白領,對孩子的對孩子的教育可謂是嚴之又嚴,他家兒子毛毛跟小牛哥同歲不同月,可以說是同齡的玩伴,小時候兩個孩子就在一起玩,那個不亦樂乎啊,但是漸漸地我發現毛毛每次跟小牛哥玩的時候主角都是小牛哥,什麼事情也不參與,在一邊呆呆的站著看著小牛哥,小牛哥完全自己一個人唱獨角戲,尤其是玩泥巴和水的時候,毛毛顯得是那麼的唯唯諾諾。
這種情況發現了好幾次,因為我跟同學在旁邊講話,兩個孩子就在不遠處玩耍,斜一眼就能看到他們的一舉一動。有一次我實在是忍不住問毛毛,為什麼不跟小牛一起玩,毛毛的眼睛不自覺的看向了他的媽媽,眼神是那樣的無助,一副不知該如何回答我的問題的樣子。
我轉過頭看著同學,她開口道,跟小牛去玩吧,但是不準玩水、不準玩泥沙、不準把衣服弄髒。一連串的好幾個不準,驚得我是目瞪口呆。我問她:“你這是干什麼啊?為什麼不能讓孩子玩這些,為什麼不能讓孩子把衣服弄髒,你以為他是大人啊?”同學毫不避諱的說:“現在就應該教他大人做的事情”。我無話可說了,那天她一直在強調禁止孩子做這個禁止孩子做那個,而毛毛那天幾乎就在旁邊看著小牛哥不亦可乎的開懷大笑。
時間久了,再見到毛毛,我斷定他已經不是那個快樂的無憂無慮的陽光男孩了,他被他媽媽奪走了屬於他的陽光。孩子沉默寡言,見到人也不願意親近,總是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顧及旁人的感受。他媽媽有時候還抱怨毛毛是怎樣怎樣的不合群,我心想全都是你害了孩子,還有臉跟這抱怨,真是... ...。
一個孩子,在相當的年紀被禁止做一切,那麼這個孩子的快樂從哪裏來?
生活常識從哪裏來?對事物的認知從哪裏來?同齡的小夥伴從哪裏來?不讓孩子做這個做那個,轟走孩子的陽光,招來對孩子來說惡魔般的孤獨,替孩子寶辦好一切,試問,這不是害了孩子這是什麼?
醒醒吧,家長們,
別一味的總是自以為是認為你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什麼都對,
在你堅持你在自己教育孩子方案的同時,
孩子也會因為你的堅持而走向永久黑暗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