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的愛相隨,母親的好情緒。」 身為父母,我們都該調整好自己!

父親能陪伴,
孩子更優秀

在我國,42%的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獨當一面,
32%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任務由祖輩承擔,
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12%。

很多人說,父親就像是一座山,
沉默威嚴,卻也從來不懂遷就。

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論調:
「要給家裡賺錢,
當然陪孩子的時間就少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

在不少的家庭裡,
父親都是缺位的。

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驚喜,是母親先發現的;
孩子的每一次睡前故事,是母親開口讀的;
孩子的每一次生病,是母親照顧陪伴的。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說過:
「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
但我一輩子都要做好一位父親。」

他會認真對待女兒的每次生日,
也會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候選期間,
堅持去女兒的每一次家長會。

有爸爸的陪伴,女兒成長得很出色。

全世界都見證了她從一個被爸爸寵愛的小蘿莉,
成長為現在的哈佛高才生,
愛好廣泛,自信得體,讓人豔羨。

美國秘魯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
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
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更好,
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他們更勇敢更自信,待人處事大方得體,
不會因為說錯一句話就唯唯諾諾地不敢吭聲。

父親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可相比家庭和睦、孩子成材,
很多父親更嚮往事業成功。

但成功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
唯獨父母角色無可替代。

世間回報率最高的投資,
就是親子關係。

母親的情緒控管,
讓家庭更和樂

很多女性說,當媽後,
整個人的情緒狀態都紊亂了。

生活、工作、孩子,各方面壓力重重,
情緒一上頭,遷怒就變成了家常便飯。

有時忍不住大吼出聲,
有時心累得面無表情,
有時恨不得把孩子打一頓解氣。

著名導演姜文在做客《十三邀》的時候也表達過,
小時候經常因為媽媽不高興,變得很沒自信。

「我很想讓她高興。
比如拿到戲劇學院通知書的時候,
我告訴她,覺得她該高興了吧,
可是她卻說
‘你那一籮筐衣服還沒洗呢,別和我說這個’;
後來又給她買房子,覺得她該高興了吧,
可她還是不高興。」

臺灣心理學博士、
腦科專家洪蘭女士在TED演講時,
曾從科學的角度闡明:
作家莫言曾在《母親》一文中寫道:
「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
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

正是母親的堅強和樂觀,
才讓從小被歧視、被家暴、
被迫輟學的莫言,變得勇敢而自信。

曾經有一句話,
在朋友圈廣泛流傳:
你多一點關注,多一點細心,
多一點溫暖,孩子統統都能體會到。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