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孩子的抗壓性,別著急培養

 

 

同一項能力,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能力發展不一樣,抗壓性也一樣。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大腦發育的進一步完善,面對挫折時的忍受力和應對力也會慢慢提高。人都有自我保護的本能,為了使自己避免繼續或再次經曆那樣不愉快的感受,會本能地去回避那些自己不擅長的事,以免使自己再次感到挫敗,大人有時也是如此,更何況孩子呢?

某天和一位媽媽聊天,談起孩子的抗壓性,她一臉焦急地問:“咋辦?我家娃抗壓性太差了。”我笑笑說:”你娃才3歲,抗不起挫折也是正常的。“她一臉不以為然道:“你不知道,他可真是受不得一點挫折,比如玩競爭性的遊戲,不能輸,輸了就發脾氣;對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不願碰,生怕做不好。以後社會競爭這麼激烈,抗壓性這麼差怎麼行!”

其實,我想說,抗壓性的發展是一項和年齡與環境教養相關的能力發展,對於才3歲多的小娃來說,抗不起挫折,真的太正常了,不用著急刻意培養。

孩子抗壓性的發展和年齡有關

任何一項能力的發展都和大腦的發育程度相關。所以,同一項能力,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能力發展不一樣,抗壓性也一樣。從大腦發育的進程來講,主管自我控製、意誌力等相關能力的大腦前額葉區,要到兩三歲時才開始發育,一直到青春期以後(20歲左右)才發育完善。所以,小小孩遇到使自己不愉快的感受(比如想做的事做不好、輸了比賽),會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會發脾氣,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大腦發育的進一步完善,面對挫折時的忍受力和應對力也會慢慢提高。你不能指望一個3歲的孩子和一個9歲的孩子或者成人,擁有一樣的自我情緒控製力。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人都有自我保護的本能,為了使自己避免繼續或再次經曆那樣不愉快的感受,會本能地去回避那些自己不擅長的事,以免使自己再次感到挫敗,大人有時也是如此,更何況孩子呢?

發展抗壓性之前,先幫孩子樹立良好的“鏡像自我”

希望孩子日後擁有良好的抗壓性,首先要幫助孩子發展出良好的“鏡像自我”。

所謂“鏡像自我”,簡單地來說,也就是孩子的自我感受。因為6歲前的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往往基於周圍人對他的看法,如果周圍的人都很喜歡他,他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被愛的孩子”;如果周圍的人經常譴責他、冷落他,他會覺得自己 “是一個沒人喜歡的孩子”。就像“照鏡子”一樣,所以叫“鏡像自我”。

不要因為孩子的失敗、逃避,就著急批評他、否定他,比如說“呀,怎麼才一次做不好就不做了,你這樣太沒用了”或說“輸了有什麼好哭的,真沒出息。”長此以往,會讓孩子發展出較為負面的自我意識,比如認為自己“很沒用,什麼都做不好”,這樣面對困難,就更加不敢挑戰,因為缺乏勇氣和信心。

因此,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自我意識至關重要:當他哭鬧時,堅守原則的同時,接納他的負面情緒;他失敗時,不說教、不批評,給他鼓勵和引導,激發他下次繼續挑戰的勇氣。讓他感受到自己是一個被愛、被接納的孩子,是一個有勇氣、有能力把困難克服的孩子——當孩子發展出正面而又積極的自我意識後,才能滋養出面對挫折的抵抗力,遇到挑戰才更有面對的勇氣和心理能量。

抗壓性不著急培養,成功經驗的積累很重要

一個經常遭遇失敗而鮮有成功經驗的人,容易發展出一種“習得性無助”,即因為失敗的次數太多,而感覺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成功,從而對什麼都持一種消極而無可奈何的心理狀態。所以,希望孩子今後能夠“越挫越勇”,很關鍵的一點是,要注意積累他的成功經驗。成功經驗多了,孩子才會更有信心去接受有難度和略高於他水平的挑戰。因為過往經驗告訴他:多次嚐試,通過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

因此,當孩子失敗時,我們不是急於批評他抗搓力差,而是先要思考下:這項挑戰,對孩子來說,是否難度太大了?因為若是急於求成而總給孩子一些他暫時還沒有能力面對或完成的任務,導致失敗經驗過多,隻會讓孩子 “越挫越退縮”。

不妨根據孩子的能力,給他一些通過稍稍努力就可成功的任務,而不是“隔壁家孩子已經成功的任務”,先幫孩子積累成功經驗,打下自信心的基石,他才能有勇氣和能量去挑戰更高的難度。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